王海英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建构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伦理学研究》《党政干部参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政治文化的当代价值被引量:1
《红旗文稿》2020年第11期36-38,共3页王海英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思想.尤其是“民为邦本”的政治立场、“止于至善”的政治理想、“协和万邦”的政治视野,经过现代转化与创新,可为当代政治文明提供有益启示.“民为邦本”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为邦本 现代转化 政治视野 协和万邦 止于至善 以人民为中心 
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1期200-200,共1页王海英 
如何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面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念和哲学体系,这是当前哲学研究中的重大而又基础性的问题。不同哲学体系虽内涵各有不同,但都包含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个核心要素,这是哲学建构的基础。
关键词:哲学理念 哲学建构 价值取向 如何整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方式 核心要素 哲学体系 
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通互补被引量:4
《理论探讨》2019年第6期92-99,共8页王海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传统文化核心精神推动当代精神家园建设研究”(14BKS095)阶段性成果
不同哲学体系虽内涵各有不同,但都包含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个核心要素,此二要素是哲学建构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既内在相通又互补支撑,它们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哲学立场和辩证思维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
关键词:当代中国哲学建构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展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第4期183-189,共7页王海英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进行。根据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目前发展的现实问题,以人为本思想、劳动异化理论、作为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内涵可能成为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人为本 劳动异化 共产主义运动 
实践向度:共产主义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
《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3期41-47,共7页王海英 
马克思在依托政治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时,发现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的价值贬损之间具有历史的必然联系,即异化劳动由社会生产发展所导致。这就产生了矛盾交错的“历史之谜”。为解答历史之谜、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与价值两...
关键词:实践 共产主义 历史之谜 
儒家政治伦理化的人性论根基及其启示
《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6期58-63,共6页王海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14ZDB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传统文化核心精神推动当代精神家园建设研究"(14BKS095)
儒家的政治伦理化意指政治以伦理为基础、方法和目标,其人性论根基是性善论。在天人合一前提下,人之性善首先是人对天、人应然德性的价值选择,这对政治的要求即君主禀赋德性教化百姓、施行仁政以获民意。人之性善更是人对人、天实然德...
关键词:政治伦理化 性善论 人性的自我完善 
以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被引量:2
《长白学刊》2017年第5期150-155,共6页王海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传统文化核心精神推动当代精神家园建设研究"(14BKS095)阶段性成果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状态和心理体验,但它的发生有赖于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实存领域的快速发展使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第一次拥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更深层的含义是摆脱虚无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影响,理性自觉地对待文化传统,...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路径
《党政干部参考》2017年第20期56-56,共1页王海英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以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理性地梳理本土文化、自觉地吸纳外来文化,并针对现实、放眼未来,创造属于今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形成中华民族新的文化传统。第一,以经典研究为契机,深入理解两...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 本土文化 外来文化 文化形式 文化内涵 
传统儒学生存论特质辨析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0期34-39,共6页王海英 华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KS09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ZX0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003)
传统儒学用"虚实相映"的方式理解存在或人的生存,其中虚的方式意在解文化之蔽,实的方式意在从人之生存的切己性和整全性出发构建生存论立场的形上学。这一生存论立场的形上学表现为"情礼互证"的结构与内涵,即以人情为前提和基础,以情理...
关键词:传统儒学 生存论 情礼互证 虚实相映 
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文化认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3期242-249,共8页王海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传统文化核心精神推动当代精神家园建设研究”(14BKS095)成果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代中国道路的发展应树立文化自信,并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发生,有赖于由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互动生成的情感基础、以文化主体的理性自觉为内涵的意识前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为指...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