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贤玲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虚词同现学生作文性状汉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基础教育研究》《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连读变调和轻声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标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85-88,共4页董贤玲 
连读变调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音变现象,变调读得准确与否,反映了一个人普通话说得是否地道。那么,在语文课文中怎么标注才能确保学生准确的发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课文中有的标变调,有的则标了原调,这种标准不一的做法对于...
关键词:连读变调 轻声 小学语文 原调 
汉语性状量主观评价视角刍议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94-97,共4页张颖 谢茹 董贤玲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性状量主观性表达及认知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1552294);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项目<汉语评价构式的句法语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2013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类型学的韩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21);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4011054)的阶段性成果
"量"是人们认知世界和表述世界的基本范畴,事物、动作、性状等无不含有量的因素,性状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汉语性状量表达具有客观表述和主观表述之分,其主观评价维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其研究现状具有宏观手段探讨欠完善等不...
关键词:性状量 主观性 评价 语言表征 
谈小学生作文中的虚词误用
《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37-38,共2页董贤玲 
虚词是汉语中一个封闭的词类,每一类虚词数量都是有限的,但是虚词使用频率很高,作用很大。缺少某些常用的实词对于我们的交际当然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换一个说法还是能表达清楚意思。而缺少某些虚词,则会影响我们的交际顺利进行。虚...
关键词:学生作文 误用现象 虚词 使用频率 语法手段 词的用法 语义关系 结构关系 
小学生中常见的虚词误用类型例谈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0年第2期70-70,77,共2页董贤玲 
小学生语言运用首先应该做到规范。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要符合国家制定的规范和语言本身的基本规律。作文作为小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体现,其中存在严重的语病现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对此,教学界也很重视,但目前的分析主要集...
关键词:误用类型 小学生 虚词 语言运用 词的误用 综合体 作文 语病 
由“没”、“了”同现句说“异常态”的表达被引量:3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31-135,共5页陈一 董贤玲 
"没"和"了"同现的句子存在多种结构、语义类型。对相关语言事实的充分观察是合理解释的前提,选择解释的角度需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和易接受性。表达"异于常态"的意义、处于不相邻层次,这两个因素对于分析"没"、"了"同现句可以有较强的解释...
关键词:“没” “了” 同现 解释 异常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