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海玉

作品数:21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留守儿童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评论》《学理论》《福建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版)》《新闻与传播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培养中促进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被引量:3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第19期177-178,共2页詹海玉 弓自超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原则及模式研究”(编号:15SB0171);宜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WCTAT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编号:JGY201814)阶段性成果。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驱动下,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在留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发挥留学生自身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将留学生培养嵌入到地方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之中。实现这一过程需解决留学生的汉语、汉...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留学生 产教融合 
跨文化传播中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原则分析被引量: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第10期203-204,共2页詹海玉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原则及模式研究”(编号:15SB0171);宜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WCTAT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编号:JGY201814)阶段性成果
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是对汉语和汉文化的教学、推广和传播,而中外文化本身的差异会对这一传播过程形成一定障碍。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开展汉语国际教育,需要遵循求同存异原则、同感原则、尊重原则、价值—行为的二元分立原则、文化碰...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 教学原则 
跨文化传播中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3
《学理论》2019年第10期141-144,共4页詹海玉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原则及模式研究”(15SB0171);宜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WCTAT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GY201814)的阶段性成果
本章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以及实现条件等几个维度,分别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阐释教学模式、文化碰撞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和范例式教学模式,为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 教学模式 
议程设置理论对微信公众号编辑工作的启示被引量:3
《内江科技》2019年第7期117-119,共3页詹海玉 
宜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WCTAT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JGY201814)的阶段性成果
引入议程设置理论视角,可以在日渐激烈的微信公众号竞争之中,为编辑工作带来较为实用的启示。凝练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形成"拟态环境"是开展公众号编辑工作的前提,议程设置的融合与关联效应是编辑工作的新着力点,在议程设置的操作化指...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 编辑工作 设置 关联效应 工作带 生态圈 多样化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孔子学院发展策略探讨被引量: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6期121-125,共5页詹海玉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汉语国际教育原则及模式研究"(15SB0171);宜宾学院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新建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一二三四五’特色培养模式研究"(101/08130007)
"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和孔子学院的全球建设实践是中国开展现代化建设、加快国际化步伐的重要依托,两者的相互配合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进程。然而,当前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单一、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制约了其在"一带一路"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孔子学院 发展策略 
四川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被引量:2
《教育评论》2013年第4期114-116,共3页詹海玉 陈世海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与留守子女交流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11SB10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彝族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交流方式;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YZWH1109
通过运用交际语言学调查发现,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及留守儿童对语言交际原则的理解较为欠缺,语言交际能力总体偏弱,交流时往往忽视语境化的要求。据此,在双方的沟通频率及方式方面,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增加与留守子女的沟...
关键词:交际语言学 四川民族地区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机制及方法: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运用被引量:1
《宜宾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93-96,共4页陈世海 詹海玉 张义烈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体系研究"(11CSH078);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12YJC84006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彝族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交流方式;问题与对策研究"(YZWH1109)
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正面的期望,并且将这种期望以某些信号、通过某种途径传递给儿童;儿童对教师期望产生正确理解与信任后将加倍投入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本着真诚的心态传递期望信号,并保持期望信号的充分性和一致性,还要公正、积...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 留守儿童 机制 
少数民族农民工与留守儿童语言交际及教育问题探究——对四川民族地区的调查被引量:1
《福建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版)》2012年第4期24-26,共3页詹海玉 陈世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1CSH078)、四川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工与留守子女交流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1SB107)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农民工与留守儿童语言交际中存在内容枯燥、沟通工具单一、交际过程中的施受势差等问题。对此,需要从双方语言意识的培养、语言交际模式的多样化、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以及语言交际环境的改善等多个教育层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民族地区 留守儿童 农民工 语言 教育 
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问题研究被引量: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97-103,共7页詹海玉 陈世海 
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青年项目<西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体系研究>(11CSH078)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日常沟通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包括:较低的沟通频率影响留守子女包容需要的满足,沟通方式单一化导致对留守子女的过分控制,沟通内容功利化不足以满足留守子女情感需求;其技术层面的问题包括:...
关键词:农民工 留守子女 日常沟通 学科交叉 
谁在对话红楼梦:对研究主体的探究——新世纪红学研究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2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92-96,共5页詹海玉 
新世纪10年以来,中国红学研究者呈现了如下特征:从发文量与洛特卡定律相比较的角度看,红学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比较强,但是作者队伍尚不完全成熟;从普赖斯定律的角度分析,红学的活跃作者群已初具规模,群体成果产出率较高;有固定的红...
关键词:作者群 合作度 合作率 文献计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