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

作品数:29被引量:20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哀伤丧亲者父母持续性信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学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女性试管助孕的质性研究
《医学与哲学》2024年第24期44-49,共6页张馨月 阮琳燕 姜爱东 何丽 
2022年“接受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女性心理关爱”项目(30302JA2236)。
采用质性的访谈方法有效访谈15人次,通过叙事深描发现女性试管助孕动机与其个人观念、夫妻关系、社会时钟规训、生育价值捆绑自我价值等因素有关;女性在试管助孕过程中经历焦虑、抑郁、无奈、失落、自责、身体遭罪等身心压力;影响女性...
关键词:试管婴儿 辅助生殖技术 试管助孕女性 质性研究 
拒绝上学青少年父母亲职压力研究及家校社医联合干预路径探索
《中华家教》2024年第4期53-64,共12页何颖鑫 阮琳燕 张椿娥 何丽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青少年学校出勤问题的跨学科生态干预”(BPHR202203224);北京联合大学高级别孵化项目“学校出勤困难青少年‘陪伴干预’路径探索”(SK20202303);北京联合大学服务首都和学校高质量发展项目“首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下沉治理机制研究”(SK302023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拒绝上学现象。孩子拒绝上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巨大的冲击,本研究从家长应对孩子拒绝上学的行为出发,主要探究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承受的压力情况。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实物收...
关键词:拒绝上学(拒学) 亲职压力 家校社医 联合干预 
他们为什么不上学?中学生拒绝上学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3年第2期193-210,共18页史晓宇 阮琳燕 何丽 
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项目“青少年学校出勤问题的跨学科生态干预”(项目编号:BPHR202203224);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高级别孵化项目“学校出勤困难青少年‘陪伴干预’路径探索”(项目编号:SK20202303)的资助
本文旨在探究中学生拒绝上学现象的影响因素。采用质性研究取向的个案研究法,选取北京市7名拒学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显示中学生拒绝上学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特质鲜明,如人际敏感、完美主义的青少年;二是压力重重...
关键词:中学生 拒绝上学(拒学) 厌学 校园压力 
青少年拒学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我国解决学校出勤问题的干预模型建构被引量:3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1-74,共14页阮琳燕 任彦名 师艳荣 何丽 
2022年度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优秀青年人才项目“青少年学校出勤问题的跨学科生态干预”(BPHR202203224);北京联合大学高级别孵化项目“学校出勤困难青少年‘陪伴干预’路径探索”(SK20202303)。
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青少年存在不上学现象,国外一般将此问题概括为拒绝上学,即拒学,且在近百年的研究中已经建构了相对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青少年拒学现象日益严重,然而相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还未引起学者及政府部门的足够...
关键词:拒绝上学(拒学) 拒绝上学行为 逃学 厌学 学校出勤问题 责任主体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缓解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帮助因素被引量:18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年第11期905-912,共8页徐慊 邹晓丹 何丽 符仲芳 王建平 
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
目的:探讨抑郁症状大学生在认知行为团体干预中所感知到的帮助因素。方法:选取8名有抑郁症状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大学生,围绕他们所感知到的团体干预的帮助因素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处理访谈数据。结果: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关键词:认知行为团体干预 抑郁症状 大学生 帮助因素 定性研究 
失业人员困境的质性研究:以Y社区为例
《心理学进展》2022年第6期2207-2218,共12页蔡辰 何丽 阮琳燕 
我国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现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但失业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情况复杂,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北京Y社区16名失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探究失业人员的失业原因以及困境。结...
关键词:失业人员 困境 质性研究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视障儿童家庭困境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215-233,共19页何颖鑫 尹若月 王君慧 何丽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S10202002)资助
本研究以母亲的视角探究视障儿童家庭的独特经验。对5名视障儿童母亲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解释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文本。结果显示家庭在经历儿童视障这一事件后,会面临以下困境:一是现实挑战,包括经济负担、曲折寻医、艰难求学、漫漫...
关键词:视障儿童 家庭困境 生态系统理论 解释现象学 
校园欺凌与拒学行为潜在关联的多个案研究被引量:4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9-20,共12页阮琳燕 蔡辰 何丽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校园欺凌作为一种针对未成年人的恶意伤害行为,愈来愈受到大众的关注。根据以往实证资料的线索发现,部分拒学学生在校就读期间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聚焦校园欺凌与学生拒学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
关键词:校园欺凌 同伴欺凌 教师欺凌 教师惩戒 拒学行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的“拒学”概念、成因及应对策略被引量:5
《中华家教》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阮琳燕 史晓宇 何丽 王曦影 
从1996年陈向明聚焦“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的“辍学”议题,到2020年我们关注“个别青少年为什么不上学”的“拒学”现象,一字之差,体现的不仅仅是25年的时代变迁,更是时代所牵引的家庭在面对社会结构巨变过程中凸显出的“力不从心”...
关键词:陈向明 应对策略 时代变迁 学龄期 家校 个体与社会 
精准帮扶背景下城市低保青少年家庭的困境与抗逆力——以北京市Z街道为例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0年第2期127-143,共17页史晓宇 何颖鑫 刘视湘 何丽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农转居居民需求与社区素养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9JYB015);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项目(项目编号:BPHR2017CS05);北京联合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S10202002)的资助
低保青少年家庭即生活在当地最低收入标准以下,经济相对匮乏,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子女为青少年的家庭。在精准帮扶的背景下欲探究城市低保青少年家庭面临的困境及其抗逆力,采用质性研究对北京市Z街道10户低保青少年家庭,共计15人...
关键词:低保青少年家庭 积极人格 精准帮扶 社区工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