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伟

作品数:10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完美主义自我接纳抑郁中介作用大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记者》《山东工商学院学报》《时代教育》《新闻爱好者(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现状及解决对策被引量:2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第12期102-104,共3页刘敏 庄伟 
聊城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课题研究项目(LCUXL200803):网络依赖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策略研究
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9年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数达到3.38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有8483.8万,占25.1%。专家估计,大学生中大约有5%到10%的网络使用...
关键词:网络成瘾障碍 大学生网络成瘾 研究现状 互联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成瘾倾向 不良影响 干预策略 实践证明 网络使用 
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被引量:8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年第6期113-114,共2页庄伟 
手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以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都使得高校的手机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并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手机文化独有的青春特色。
关键词:高校 手机文化 形成因素 特点 
县级电视台面临的危机和发展方向被引量:4
《青年记者》2010年第6期71-71,共1页庄伟 
从1990年起,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有线电视挤占了县级电视台的受众资源,将县级电视台逼入了一个更加狭小的角落。面对冲击,县级电视台如何打开局面,摆脱危机?在所有可供选择的路径中,做好自办节目尤其值得重视。以自己的特有功能和价...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 危机 受众资源 有线电视 自办节目 课题 
青少年完美主义对抑郁的影响及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被引量:4
《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刘敏 庄伟 赵富才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05BSZ05)
目的考察完美主义在控制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口变量后对抑郁的影响,并且检验该过程中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抑郁自评量表(CES-D)、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213名青少年进行问卷...
关键词:完美主义 抑郁 自我接纳 社交焦虑 心理卫生 
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调节和中介作用被引量:3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7-110,共4页刘敏 赵富才 庄伟 
检验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之间关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15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接纳对行为的迟疑-抑郁具有显著缓冲作用.自我接纳是...
关键词:自我接纳 抑郁 调节作用 中介作用 
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被引量:2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刘敏 庄伟 曹晖 赵富才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05BSZ05)
文章通过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156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对自我接纳、交往焦虑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自我接纳在完美主义与交往焦虑之间具有完全...
关键词:完美主义 自我接纳 交往焦虑 中介效应 高职大学生 
青少年完美主义与应付方式和抑郁的关系被引量:5
《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第8期717-719,共3页刘敏 赵富才 庄伟 贾绪计 
目的研究青少年完美主义与应付方式、抑郁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完美主义量表(CFMPS)、应付方式问卷(CSQ)、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山东省2所中学的122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的担心错误、行...
关键词:人格 适应 心理学 抑郁 回归分析 青少年 
“中国龙”何以易名
《青年记者》2008年第12期56-57,共2页庄伟 李谦 
问题提出的背景2007年,针对“中国龙”是否改名在国内各大媒体上曾被吵得沸沸扬扬。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龙”错译为dragon,违背了“中国龙”自身的意义和内涵,应该改译为loong;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
关键词:中国龙 DRAGON 问题提出 中国形象 学者 媒体 
网络电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
《时代教育》2008年第4期59-60,共2页庄伟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强有力的传播媒介与文化传播形式在高校的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全面的、巨大的、潜在的。而把电视媒介与校园网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和电视传播的双重优势,研究电视媒体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
关键词:网络电视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