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唐律疏议》唐律疏议高职院校法律用语礼法结合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科技信息》《湖北工业大学学报》《人民论坛(中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法律类职业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7期236-237,共2页李杰 
应用文作为人们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工具,在社会生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法律类职业院校《应用写作》在教学内容、方法、教材、教师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授课教师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法律类 高职院校 应用写作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及有效实施策略被引量:4
《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14期79-81,共3页李杰 
本文通过问卷等方式对高职传统文化现状教育进行了调查,总结了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有效策略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课堂教学效果之论被引量:1
《科技信息》2011年第19期240-240,245,共2页李杰 
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院校 课堂教学效果 
从法律用语看《唐律疏议》“礼法结合”的特点被引量:2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李杰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法律用语为例,来说明《唐律疏议》"礼法结合"的特点,表现为法是维护礼的武器及把礼制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唐律疏议》"礼法结合"的特点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经济、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唐律疏议 礼法结合 法律用语 
《唐律疏议》与“天人合一”思想被引量:2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7,共3页李杰 
文章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在《唐律疏议》中的表现,发现其对立法指导思想、司法活动、立法诸方面都有影响。
关键词:唐律疏议 天人合一 董仲舒 
古代宗法家族情与法的冲突与统一——以《唐律疏议》为范本考量被引量:2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年第7期106-107,共2页李杰 
中国古代在宗法家族内部贯彻"亲亲尊尊"的伦理原则,形成了尊卑、长幼、男女等不平等的亲情伦理关系,这样的亲情伦理关系与以国家统治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容易产生矛盾。在此问题上法律对亲情作出了让步,通过情法相互退让,相互回避,在冲突...
关键词:宗法家族 伦理原则 冲突 统一 
从法律用语看《唐律疏议》“礼法结合”的特点被引量:1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24-126,共3页李杰 
从法律用语的角度验证《唐律疏议》"礼法结合"的特点,指出《唐律疏议》是"礼法结合"突出的代表,其表现为法是维护礼的武器及把礼制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等方面。从汉语词汇史角度看,其中词语关涉政治经济、司法刑狱、礼仪习俗等方面,乃法...
关键词:唐律疏议 礼法结合 法律用语 
从《唐律疏议》看封建特权制度下情与法的冲突与统一被引量:1
《科技信息》2010年第15期406-407,共2页李杰 
以描述性方法,分析了《唐律疏议》中特权制度下,情与法的冲突与统一,在情与法发生冲突时,通过法让位于情,从而实现情与法的统一。
关键词:唐律疏议 封建特权 情与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