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非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国初期新中国工读教育工读教育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史研究辑刊》《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人民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述评——基于教育政策的视角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3年第3期16-20,47,共6页李玉非 
我国在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下,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是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党和政府引领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来自基层...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 建设 探索 
蒋南翔:尊重群众首创,凝聚教育智慧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2年第1期90-91,共2页李玉非 
蒋南翔是清华大学校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员校长。他在清华大学任职十四年间,为建设新清华,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蒋南翔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是从群众实践中来的,是对群众智慧的升华。他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问,善于...
关键词:群众首创 教育智慧 蒋南翔 清华大学 尊重 凝聚 社会主义教育 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1年第2期1-6,89,共7页方晓东 李玉非 陈金芳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两大教育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以马...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教育理论发展脉络 教育实践探索历程 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大事记(1921——2011年)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1年第2期7-16,共10页方晓东 李玉非 郭红霞 徐卫红 
1921年 7月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加强对工人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各种工业单位中成立劳工补习学校和劳工组织讲习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 教育事业 大事记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马克思主义教育 劳工组织 1921年 工会组织 
新中国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0年第3期23-27,共5页李玉非 
新中国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梳理其形成和发展轨迹,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良传统,对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辅导员制度 历史考察 
新中国在教育质量标准方面的初步探索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0年第1期76-90,共15页方晓东 王燕 李玉非 刘巧利 姚宏杰 
教育质量标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互动的产物。教育质量标准应包含培养目标、实现培养目标的条件标准以及监测与评估机制三个维度。其中,培养目标包括国家教育方针中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及各级各类教育关于...
关键词:教育 发展 质量观 质量标准 培养目标 标准 
工读教育发展问题探讨被引量:3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9年第6期7-10,52,共5页李玉非 
我国工读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近年来全国工读教育问题突出,处于整体萎缩状况,这与青少年犯罪的严峻形势形成强烈反差。工读学校的发展与改革需要从思想认识、法律界定、政策支持、...
关键词:工读教育 工读学校 发展问题 探讨 
新中国教育60年回顾与反思被引量:6
《人民教育》2009年第17期2-7,共6页方晓东 李玉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辟和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
关键词:中国教育 回顾与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教育 教育事业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华岗与建国初期的山东大学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8年第4期63-67,共5页李玉非 
华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期间,把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与山东大学的实际相结合,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延揽和爱护人才,注重学科建设,培育学校特色,改进教学,重视科研,为改造旧...
关键词:华岗 山东大学 贡献 
工读教育嬗变考察——以深圳市育新学校为个案被引量:1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8年第6期4-7,65,共5页李玉非 
深圳育新学校在创建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拓展工读教育功能,走出一条集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和德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为一体的办学之路,形成独具特色的“育新模式”,实现办学资源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在嬗变中完成了工读...
关键词:工读教育 教育模式 深圳市 育新学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