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文

作品数:30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鱼雷目标运动要素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纯方位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技信息》《弹道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学素养视域下比值审敛法的课堂教学实践被引量:2
《大学教育》2020年第3期86-88,共3页赵建昕 毛俊超 李长文 
海军教育科研项目“生长军官融合培养模式下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研究”(海参训〔2017〕70号)
论文分析了数学素养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其行为表现,比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数学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的不同,概括出数学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重视培养观念成分数学素养中的整体观素养,加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引导...
关键词:数学素养 比值审敛法 数学思想方法 辩证思维 数学文化 
可预测弹道目标的鱼雷射击参数计算方法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2017年第4期267-271,共5页李长文 初磊 毛俊超 
为解决对非等速直航目标的鱼雷射击参数计算问题,研究了对可预测弹道目标射击参数计算的一般方法。对鱼雷弹道以分段增量的形式进行了表达,给出了射击参数计算模型,与对等速度直航目标射击的主要不同是需要解一个二元非线性方程组。针...
关键词:鱼雷 射击参数 可预测弹道目标 
理想声自导鱼雷运动要素的距离方位观测解算方法被引量:3
《弹道学报》2016年第3期43-47,58,共6页李长文 初磊 
为快速预测鱼雷的声自导弹道,以特定时刻相对本舰的距离、舷角为运动要素,将其弹道参数化为以此要素为初值的微分方程组的解,论证了其解析解与一个代数方程等价,证明了此方程经变换后可用标准牛顿方法计算。考虑声速的作用,建立了发射...
关键词:声自导鱼雷 运动要素解算 弹道拟合准则 反鱼雷鱼雷 
目标运动要素稳定性的图形表达探讨
《鱼雷技术》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李长文 毛俊超 初磊 
文中提出将目标运动要素解算结果进行图形表达的概念,对于等速直航目标,以声速有限的单站纯方位方法估计其运动要素,并以计算机绘制出最近若干个目标位置点估计、目标速度估计、目标方位观测误差均方差估计,以此表达运动要素解算结果的...
关键词:鱼雷作战应用 纯方位 目标运动要素 图形表达 
预定命中态势下鱼雷二次转角射击的一种解法被引量:2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刘剑 李长文 李本昌 
针对预定命中态势下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参数求解问题,以鱼雷一次转角后的直航时间为条件,通过调整鱼雷开始二次转角前相对目标的"一次相遇点"位置,建立了预定命中态势下的鱼雷二次转角射击鱼雷与目标瞄准点相遇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求解的...
关键词:命中态势 二次转角 牛顿迭代法 
尾流自导鱼雷双雷齐射的解算被引量:3
《四川兵工学报》2015年第10期24-26,共3页毛俊超 李长文 高建亭 
为了提高尾流自导鱼雷的命中目标概率,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对尾流自导鱼雷的接近段弹道进行了研究。解算分析了射击三角形,得到了提前角的唯一解;分析齐射扇面中线转角射击模型,给出了运用模型的方法和修正该模型的计算公式;分析双雷齐...
关键词:尾流自导 鱼雷 齐射 解算分析 
复数在鱼雷或舰船平面运动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第1期171-175,共5页毛俊超 李长文 张会 
为了更方便地研究鱼雷、水面舰船等武器或装备的平面运动规律,运用复数的指数表示,在相应坐标系下对它们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得到任意时刻的轨迹方程,从而利用复数的运算性质和数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不仅能简单明确的描述问题,又能很...
关键词:复数 平面运动 轨迹方程 弹道分析 
直航鱼雷齐射性质探讨
《舰船科学技术》2013年第9期134-138,共5页王鹏 李长文 
通过计算发现直航两雷平行航向齐射有关射击参数的计算方法不能使无误差条件下各雷与目标舰首及舰尾相遇,并证明鱼雷平行航向齐射不可能满足这一性质。考虑以舰首及舰尾为瞄准点和总以观测点为瞄准点的2次独立射击方式,就射击组织方式...
关键词:平行航向齐射 射击参数 随机误差 命中概率 
预定相遇态势的鱼雷二次转角射击通用模型与算法被引量:7
《鱼雷技术》2013年第4期306-312,共7页李长文 李本昌 初磊 
为了解决预定相遇态势二次转角射击参数的计算问题,考虑鱼雷可能的变速及特殊弹道过程,建立了可满足不同射击方式需求的通用数学模型,给出了牛顿迭代算法的相关公式。用数值实验的方法对模型及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模型及算...
关键词:鱼雷 预定相遇态势 二次转角 射击参数 
用Matlab进行GPU并行计算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计算机与网络》2013年第11期51-54,共4页李桂岩 李长文 向宁 
为解决Matlab环境下使用图形处理器(GPU)设备进行计算问题,基于对硬件及软件环境进行的实验,给出了对策的实现方法及步骤,主要包括操作系统、GPU设备及驱动程序、使用GPU进行数据并行计算、编译超时、程序设计上的限制、同时用几个GPU...
关键词:GPU MATLAB CUDA 并行计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