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苇杭

作品数:43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考作文题语文学作文题写作能力命题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学习》《莆田学院学报》《语文教学通讯》《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哲理探索题:创识,析理,证伪——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命题导向与对策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7期67-71,共5页潘苇杭 潘新和 
全国高考作文“哲理探索题”转型基本就绪。该题型以“四高”——高抽象度、高开放度、高智慧度、高创识度——为导向。对策:创识,推陈出新;析理,还原具体;证伪,反驳验证。
关键词:2024年 高考作文 导向 对策 
照着讲:草创功高,瑕不掩瑜——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研究反思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8期19-22,103,共5页潘苇杭 潘新和 
《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乃张志公先生毕生奇勋。尽管其“照着讲”未尽如人意,亦功不唐捐。他在传统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小步,是语文界迈向治学之途的一大步。他做得怎样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后学应铭记这位先行者,步其踵武,砥砺前行。
关键词:《传统语文教学初探》 张志公 史论 
道之文:哲理探索题在崛起——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导向与对策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7期73-78,共6页潘苇杭 潘新和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从交际语境、任务驱动题向哲理探索题转型;走出浅表语用,向深层抽象分析进取,以“道之文”为指归。对策:对标诚、道、时、势教学,升华言语才能,培育写作理性智慧。
关键词:导向与对策 哲理探索题 道之文 高考作文题 
治学:惟精惟一,戒慎恐惧--学者学视角看朱自清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4期25-30,共6页潘苇杭 潘新和 
朱自清,涉猎甚广,成果不菲,名闻遐迩,是优秀的散文家、文学学者。他于繁忙工作之余,客串语文教学研究,惠及广大学子,仁爱之心可嘉,然而因跨界言说,专业底蕴不足,靠经验感悟,言非所长,劳而寡功。
关键词:语文学 学者学 治学论 
史识建构:三观融释“照着讲”--语文学研究随想被引量: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26-30,共5页潘苇杭 潘新和 
古今贯通的“照着讲”,目的是形成史识、眼光,为“接着讲”的学术研究奠基。语文学研究史识建构须“三观融释”:微观(点)、中观(面)、宏观(线)融会贯通。这是艰辛、漫长的思考过程,是毅力、功力,才智、学问的相辅相成。若有所缺便前功尽...
关键词:语文学史 史识 三观融释 “照着讲” “接着讲” 
全人教育:诗意光辉普照——朱光潜诗学语文学摭议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1期12-16,共5页潘苇杭 潘新和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研究学者、博士后项目”资助,录取文号:留金选[2021]55号;福建师范大学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Y0720300X10。
朱光潜诗学语文学秉承《诗》教、“立人”传统,倡导“全人”价值观,反“畸形人”教育。阅读观重“趣味”,以培养高尚纯正的趣味为首务,以此贯穿读写活动,读以致写。写作观重“修养”,认为写作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本色流露,关注培育真诚、...
关键词:朱光潜 诗学语文学 价值观 阅读观 写作观 
弘扬母语教育文化 培育言语综合素养——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析
《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22年第11期59-63,共5页潘苇杭 潘新和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研究学者、博士后项目”(录取文号:留金选[2021]55号)资助;福建师范大学专项资金(编号:Y0720300X10)资助。
立人以立言,是母语教育文化血脉。其核心是“立人”,其要义是知止明志,博学审问,近思切己写作教学走出技能、套路训练迷津,由文进于人,由技进于道,培育言语综合素养,是治本之策。
关键词:母语教育 文化血脉 治本之策 立人为先 综合素养 
弘扬母语教育文化 培育言语综合素养--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析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7期72-78,共7页潘苇杭 潘新和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研究学者、博士后项目”资助(录取文号:留金选[2021]55号);福建师范大学专项资金资助(编号:Y0720300X10)。
立人以立言,是母语教育文化血脉。其核心是“立人”,其要义是知止明志,博学审问,近思切己。写作教学走出技能、套路训练迷津,由文进于人,由技进于道,培育言语综合素养,是治本之策。
关键词:母语教育 文化血脉 治本之策 立人为先 综合素养 
诗者:永不凋萎的美——朱光潜诗学语文学“学者学”视角透析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5期18-23,共6页潘苇杭 潘新和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研究学者、博士后项目”资助(录取文号:留金选[2021]55号);福建师范大学专项资金资助(编号:Y0720300X10)。
诗者朱光潜,集仁者、智者、学人、哲人于一身,可谓学者标杆。他的著述诗意盎然,论诗、谈美、谈文学、谈语言和思想……涉及语文学的方方面面。旨在尽性、免俗,超越利害,丰富心灵,培育诗性,塑造人格,可称诗学语文学。
关键词:朱光潜 诗学 语文学 “学者学”视角 
哲思: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例析2021年高考作文题特点及对策被引量:3
《语文建设》2021年第15期46-50,共5页潘苇杭 潘新和 
今年高考作文哲思题为主流体式。总体来看,哲思题的特点为:立人为本,注重德、学、识素养,旨在培育思想者、立言者。不同类型的命题,其对策也不同:关系型哲思题,重在分析矛盾;问题型哲思题,重在寻求原因;观点型哲思题,重在阐发概念。
关键词:高考 作文题 特点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