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智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救赎莫里森小说《天堂》《四个四重奏》基督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学术探索》《语文建设》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功能主义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
《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王勇智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论是当今社会中的哪个行业,都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来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关于翻译事业的相关性研究,尤其是翻译行业的实际操作的进一步规范,对于当今的翻译事业的深入拓展以及总体提升有着不可忽视...
关键词:翻译研究 功能主义 视域 翻译事业 翻译行业 改革和完善 规范化发展 实际操作 
莫里森小说中二元对立的消解与解构——兼论《柏油孩子》的人物塑造被引量:2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144-147,共4页王勇智 
《柏油孩子》是托妮·莫里森创作的第四部小说。这部小说塑造了表面看去体现植根于基督教和西方哲学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类型化人物形象,但是小说的发展使得这种二元对立的疆界逐渐消解,莫里森通过这种方式体现了自己超越二元对立思维...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柏油孩子》 基督教 二元对立思维 人物塑造 救赎 
中国古典诗词在文学翻译中的选材探析
《语文建设》2014年第09Z期71-72,共2页王勇智 
伴随着东西方之间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作为典型的民族文化代表也被更多地翻译介绍到国外,被更多的西方读者所熟知。翻译课堂是进行翻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诗歌翻译题材的选择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在诗歌语言特...
关键词:古典诗词 文学翻译 语言特征 
对小说《红字》中人物形象的解读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5期111-112,共2页王勇智 
小说《红字》是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自1850年发行以来就奠定了霍桑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使他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霍桑作为美国19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艺术...
关键词: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红字》 解读 著名作家 浪漫主义 19世纪 艺术成就 
庞德译作《华夏集》研究中的“东方主义”视角述评被引量:2
《学术探索》2013年第3期103-107,共5页王勇智 
早在东方主义概念提出之前,关于如何评价庞德《华夏集》与中国诗歌本来面目的关系,艾略特就做出过评价,该评价与半个世纪后的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不谋而合,认为《华夏集》并非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集,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中国学者钱兆明对...
关键词:庞德与中国 东方主义 《华夏集》 
浅析妇女政治主题在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体现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23期113-114,共2页王勇智 
正"政治主题"和"妇女主题"是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创作当中的两大重要的主题,在多丽丝·莱辛以政治为主题的小说作品当中,通常都是以女性为故事主人公的。小说当中主要是对种族、歧视、战争、暴力等社会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作者希望通过...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政治主题 小说创作 妇女 小说作品 大主题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社会问题 殖民地 
译文的预设功能与翻译策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41-44,共4页王勇智 
翻译越来越被看成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针对目标读者力求达到一定功能的活动。目标文本的功能可以指单个文本的直接用途也可指文化政治功能,分为意识形态功能和诗学功能两部分。目标文本的预设功能通过影响翻译策略在目标文本形成过程中起...
关键词:预设功能 翻译语境 翻译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