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

作品数:38被引量:21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亲社会行为责任感不公平信任公平感知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心理技术与应用》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群体认同与外群体情绪表达对群体内疚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1期1-8,共8页梁栩源 吴晓玉 汤明 袁博 李伟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小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形成机制及培育策略研究”(BHA200158)。
为探讨群体认同与外群体情绪表达对群体内疚的作用,通过3个实验以考察不同层次的群体认同(某高校学生、大学生、中国人)与外群体情绪表达(失望、愤怒)对群体内疚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群体认同对群体内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不...
关键词:群际冲突 群体内疚 群体认同 情绪表达 
感知社会善念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科学》2024年第5期1153-1162,共10页袁博 刘怡畅 库婷婷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青少年道德决策中的同伴影响及其认知情感机制研究”(BBA210033)的资助。
以往研究发现,感知社会善念影响社会善念“接受者”对“实施者”的亲社会行为。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先前互动中感知到社会善念是否会影响个体对随后互动中陌生他人的亲社会行为(溢出效应)。结合经济互动游戏与认知计算建模,考察了感知社...
关键词:青少年 感知社会善念 亲社会行为 不公平厌恶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亲子依恋回避与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4年第4期516-522,共7页张丽晴 裘璐 王年馨 刘方 袁博 刘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356);宁波大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JWY2020004);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4SCG110)。
采用问卷法对61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将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作为不同系统水平变量,同时基于家庭压力模型和依恋理论,系统考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童年社会经济地...
关键词:童年社会经济地位 依恋 情绪调节策略 亲社会行为 
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谎言对儿童人际信任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4年第3期137-146,共10页李竹俏 王宇 袁博 李伟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小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形成机制及培育策略研究”(BHA200158)。
通过情景故事法,探究了7~12岁儿童对不同身份(老师、同伴)说谎者实施不同类型亲社会谎言(利他谎言、互惠谎言、伤害第三方谎言)时的人际信任程度。结果发现:(1)7~12岁儿童对实施亲社会谎言者的信任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亲社会谎言 信任 儿童 
跨情境的刺激泛化在面孔信任形成中的作用:基于直接互动与观察学习的视角被引量:1
《心理学报》2023年第7期1099-1114,共16页袁博 王晓萍 尹军 李伟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青少年道德决策中的同伴影响及其认知情感机制研究”(BBA210033)。
基于联结学习理论(associative learning theory),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跨情境(公平−信任)的刺激泛化在面孔信任形成中的作用。实验1a和实验1b分别从直接互动和观察学习视角,发现了面孔信任形成中跨情境的刺激泛化效应(stimulus generaliza...
关键词:信任形成 联结学习 刺激泛化 行为意图 漂移扩散模型 
不公平感知对普遍信任的影响被引量:3
《心理科学》2023年第3期693-703,共11页袁博 陈思宇 董悦 李伟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青少年道德决策中的同伴影响及其认知情感机制研究”(BBA210033)的资助。
公平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规范之一,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人类具有不公平厌恶倾向(inequity aversion),当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会产生不满和怨恨,并不惜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以惩罚对方。以往研究发现,不公平感知(unfairness...
关键词:不公平感知 普遍信任 最后通牒 独裁者游戏 信任游戏 
不同音乐呈现方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效用研究——基于脑电实验的数据分析
《中国音乐教育》2023年第5期55-62,共8页徐志斌 袁博 俞子正 
国家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不同音乐呈现方式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基于行为与脑电的分析”(课题编号BLA1802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音画结合与纯音乐两种音乐呈现方式对受试者的影响进行对照研究,运用脑电测量技术,以及正性、中性、负性三种情绪的音乐,在被试聆听音乐时同步记录其脑电活动,将实验数据运用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用分析。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刺激...
关键词:音乐欣赏 脑电波 波段功率 音画 情绪感知 
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3年第4期203-211,共9页漆丹 赵靖实 胡悦 吴旭秋 袁博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青少年道德决策中的同伴影响及其认知情感机制研究”(BBA210033)。
采用3(欺骗类型: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2(社会距离:朋友、陌生人) 2(任务类型:基线水平、利他欺骗)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利他性欺骗不损害自身利益(纯利他、自我受益-他...
关键词:社会距离 利他性欺骗 纯利他 自我受损-他人受益 自我受益-他人受益 
能力社会比较与归因反馈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年第6期778-785,共8页姚琳 刘福会 李伟强 张晓琪 袁博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青少年道德决策中的同伴影响及其认知情感机制研究”(BBA210033)。
社会比较作为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但对于社会比较如何影响不诚实行为以及归因反馈在其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在3项实验中操纵了不同方向的能力社会比较,探讨其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研究1)以及归因...
关键词:社会比较 不诚实行为 归因反馈 能力反馈 努力反馈 
“公筷公勺”使用意愿的原因分析及其助推策略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2年第10期586-595,共10页张晓琪 鲁晓洁 袁博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理论与调研专项课题”(22ZJQN32YB)。
在分析影响“公筷公勺”使用意愿的基础上,考察了框架效应、动态描述性规范和道德助推三种策略对公众使用“公筷公勺”意愿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当前公众对使用“公筷公勺”持较认同态度,但实际使用行为较少。(2)“医学、卫生领域...
关键词:公筷公勺 助推策略 框架效应 动态描述性规范 道德助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