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世俊

作品数:140被引量:27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邓小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时代价值、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9期152-152,共1页辛世俊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立得住、行得远,发挥强大精神力量的根本依托。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是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价值立场 国家认同 生成逻辑 人民至上 引领时代 中华文明 
试论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时代价值、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6,共6页辛世俊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3BKS104)。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立得住、行得远,发挥强大精神力量的根本依托。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是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文化软实力 
新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10,共6页辛世俊 
新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文化植根于新时代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标示着我们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新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达:新文化形态是新的文化生命体;新文化形态体现文化发展的方向性;新文化形态体...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形态 
新时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诠释
《学习论坛》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韩一凡 辛世俊 
2023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3KC19);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融入研究”(2022ZSZ063)的阶段性成果。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包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性”是指...
关键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人的全面发展 个人整体素养 
光辉的文献行动的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回答被引量:1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5,共5页辛世俊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
关键词:理论 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9期31-32,共2页辛世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推进 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论断 
理想之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现实与理想问题的回答被引量:2
《学习论坛》2023年第2期14-19,共6页辛世俊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这一主线全面阐述了新时代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在新时代理想何以可能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新时代社会理想...
关键词:现实 理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多维思考被引量:13
《中国电化教育》2023年第1期92-117,共26页吴潜涛 潘一坡 谢梦菲 蒋笃运 辛世俊 王鑫 王东虓 魏晓璐 尹红领 杨峻岭 刘雄 
河南兴文化工程研究专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XWHWT08)研究成果;2022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2400410465);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培育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2A880029)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1VSZ017)研究成果。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化建设人才 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拔尖创新人才 多维思考 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共产党“根本问题”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5-10,126,共7页辛世俊 
河南省社科规划委托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021WT4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从学理上来看,“是什么、要干什么”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如何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存在论 价值论 
论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原创性贡献
《学习论坛》2022年第2期21-27,共7页王丹 辛世俊 
河南省社科规划委托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021WT41)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所谓"飞跃"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
关键词: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