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燕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故事明清戏曲戏曲艺术功能春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文教资料》《求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红楼梦》经典人物刘姥姥形象再认识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6期30-32,共3页史春燕 
《红楼梦》中刻画的刘姥姥是一个简单,且形象突出的人物。她既是剧中的旁观者,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她身上具有底层人民的淳朴善良特质,对贾府是一种有力的讽刺。她的存在整篇小说的架构更为完整,也使小说人物形象有着无限...
关键词:《红楼梦》 经典人物 刘姥姥形象 
高校文学教学中人本意识的构建方法探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14期156-157,共2页史春燕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多元文化语境下文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D/2016/01/69);徐州工程学院校级教研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建构”(项目编号:YGJ2154)。
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也伴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备受人们关注,人本意识也在教育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其中文学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其具有人本意识构建的天然优势,依托文学的形式获取人本主义思想,在高校文学教学中构建人...
关键词:高校文学教学 人本意识 构建方法 
论明清戏曲中的窃符故事被引量:1
《国际公关》2019年第11期239-241,共3页史春燕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张凤翼曲作研究”,课程编号2014SJD456,课题负责人史春燕.
窃符故事本事源自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后明清剧作家将之改编,先后敷演成传奇《窃符记》、杂剧《葬金钗》等作品。在流变过程中,故事中信陵君和如姬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不断丰富、完善,体现了作家对伦理道德的关怀,宣扬了一种重诺守...
关键词:窃符救赵 信陵君 如姬 故事流变 
论明清戏曲中的红拂故事
《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50期90-92,共3页史春燕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张凤翼曲作研究”(2014SJD456)
红拂这一题材始见于唐代小说《虬髯客传》,明清剧作家结合个人情志和所处的特定生活背景对其进行了敷演、改编,传奇杂剧迭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红拂女以及在其身上不断凸显的女性意识使得红拂这一题材具有历史横截面上的反复塑造性...
关键词:红拂 明清戏曲 题材流变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4期169-171,共3页史春燕 
徐州工程学院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互动式教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YGJ1220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当前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提高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讨论、诵读、研讨等多种方式,或者借助多媒体,实现师...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 古代文学教学 教学现状 意义 运用方式 
花园·春色——论《牡丹亭》花园意象的多重意蕴和艺术功能被引量:3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1期113-115,共3页史春燕 
花园意象是中国古典戏爱情中一个常见的场景,而在《牡丹亭》戏曲中意义尤为丰富。它既是一个在戏曲舞台上借表演虚拟而存在的现实空间,又具有特定的人文色彩,作者赋予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象征意味;同时,它在戏曲的叙事结构上还发挥了重...
关键词:花园 现实空间 审美意蕴 艺术功能 
中晚明白话小说与戏曲中的“尚奇”观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138-140,共3页史春燕 马衍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028)
"奇"这一传统的美学范畴,在明代中后叶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得以大张旗鼓的张扬,小说家、戏曲家在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创作与欣赏中,坚持以奇为美,尚奇好异。这种尚奇之风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求新求幻,"奇之为奇";二是于平常中求奇,"无奇以...
关键词: 白话小说 戏曲 
从《祝发记》、《虎符记》看张凤翼戏曲的道德关怀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23-26,共4页史春燕 
有益风化的戏曲教化观一直备受明清曲家的重视,许多曲家常常借戏曲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而晚明曲家张凤翼则在戏曲的教化观上有着自己的思考,表现出独特的道德关怀。
关键词:张凤翼 《祝发记》 《虎符记》 戏曲道德关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