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作品数:18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承鱼灯舞蹈传承人民族民间舞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众文艺(学术版)》《今日财富》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圳市少儿舞蹈培训机构舞蹈课程模式现状研究被引量:1
《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20期146-147,共2页吴丹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招标课题“深圳市少儿舞蹈培训机构舞蹈课程模式现状研究”(ybfz18278)。
本文主要研究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的教学现状,从三个角度加以探究,简要分析此种舞蹈课程模式下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向,致力于培养少儿具备舞蹈方面的才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少儿舞蹈培训机构 舞蹈课程 基础训练 
基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培育模式探讨——以非遗传统表演艺术传承为例
《今日财富》2018年第22期133-134,共2页吴丹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圳分院2016年度课题(GZYSZD201606);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01219)的阶段成果
本文在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结合高职院校教学优势,以非遗传统表演艺术文化高职传承为例,探讨生态培育模式。原生态区域、创新教学设置、市场体验平台为生态子系统,各子系统共同构成非遗传统表演艺术文化的生态体系。生态培育便是以育人...
关键词:传统表演艺术 创新创业教育 
湘西苗族花鼓舞“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被引量:6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32-37,共6页吴丹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级"非遗"舞蹈"主体性"文化传承区的建构>(项目编号:GD15DL19)阶段成果;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非遗"传统舞蹈纳入<舞蹈欣赏>课程研究>(项目编号:201401219)阶段成果
身份认同是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共同作用,而达到的期望与被期望的多重角色形貌,包含对应关系的角色扮演、情感参与的身体动作变换等。通过分析湘西苗族花鼓舞传承人,尤其是龙英棠、石顺明两位为例,阐述族群文化与个体生命认知互动所形...
关键词:身份认同 传承人 身体 湘西苗族花鼓舞 
文化圈视域下非遗舞蹈“主体性”传承区的建构被引量:7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05-110,共6页吴丹 何际峰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5DL19);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圳分院2016年度课题(GZYSZD201606);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创新项目(601422S32009)
文化圈概念是文化传播论学派的理论之一。它所体现的核心内容是无论地理空间或物理时间,同一文化圈的不同环境是由一系列文化特质构成,具备质的约定性。因此,文化特质相通是使不同环境成为一个整体文化圈的本质。文章提出传承人作为非...
关键词:文化圈 非遗舞蹈 主体性 传承区 
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舞“非遗”社会化传承体系构想被引量:4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61-63,共3页吴丹 潘峰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舞‘主体性’文化传承区的建构"(项目编号:GD15DL19);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非遗’传统舞蹈纳入<舞蹈欣赏>课程研究:以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为例"(项目编号:201401219)的阶段成果
本文依据"社会参与"原则,以深圳沙头角鱼灯舞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个案,提出"原生区域传承""院校学术性传承""社会意识自觉"三个层面的社会化传承,以不同的立场扩大"保护主体"的范围,使社会形成良好的自觉氛围,为研究城市文化生态下...
关键词:“非遗” 社会化传承 鱼灯舞 
论高职“仪态礼仪”课程教学的动态结构被引量:2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吴丹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非遗传统舞蹈纳入‘舞蹈欣赏’课程研究:以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为例"(201401219)
目前高职院校广泛开设"形体礼仪"课程,但其教学结构设计大多缺乏统筹性思维,模块的关系不紧密、缺乏联系。"仪态礼仪"课程教学应该是动态的、整体的礼仪教化过程,而不是停留在以往形体教学的外在表现。基于此,仪态礼仪教学应当强调动态...
关键词:高职教堂 仪态礼仪 动态结构 三维一体 
深圳沙栏吓村传统出海祈福仪式调度研究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89-95,共7页吴丹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非遗传统舞蹈纳入<舞蹈欣赏>课程研究:以深圳沙头角鱼灯舞为例"(项目编号:201401219);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非遗舞蹈: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舞调度的仪式性研究"(项目编号:601422S32009)的阶段成果
舞蹈业内学者研究的调度,主要针对舞蹈作品如何为表达主题而创作的队形路线。舞台创作呈现的抽象构图,虽能表达作品主题,解读角色情绪,却往往易忽视调度生长于民间地域的文化属性,而由民间土壤孕育的文化恰恰才是调度的根。笔者认为,不...
关键词:调度 出海祈福仪式 沙栏吓村 
浅谈深圳沙头角鱼灯舞调度的双重仪式性
《戏剧之家》2015年第22期127-127,133,共2页吴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非遗舞蹈: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舞调度的仪式性研究"(编号:601422S32009)的阶段成果
本文着重提出沙头角鱼灯舞的双重仪式性,即发源祭祀的本源仪式与舞台展演的仪式规则的共存。鱼灯舞调度体现传统民间认同文化内涵与舞台化转变形式的双重结构,二者的调度在民间与舞台场景的转换中适应调整,以达到文化认同的平衡。并且,...
关键词:沙头角鱼灯舞 调度 双重仪式性 
浅谈中国当代民族民间舞创作新空间的审美价值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年第4期164-164,共1页吴丹 
当代民族民间舞创作要开辟新空间就必须坚持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而市场的存在又为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过程",它也在不断地变化出新。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 新空间 审美价值 
浅谈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新空间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15年第5期143-143,共1页吴丹 
当下,大众所接触的民族民间舞大多是活跃在舞台上的民族民间舞作品,因而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民族民间舞必须不断探索各自创作的新空间,或是在动作语汇上,或是从人物形象上发挥,又或是从作品题材上展开视角……传统也是动态发展的过...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 创作 新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