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林

作品数:16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亚里士多德光照中世纪哲学柏拉图理念论中世纪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宗教学研究》《哲学门》《河南社会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斯多亚学派的前激情概念及其作用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4期141-147,共7页溥林 黄琬璐 
前激情是斯多亚学派为处理关乎激情的问题提出的概念。由于相关文献不足,有关前激情的系统论述在晚期斯多亚哲人塞涅卡著的《论愤怒》中才首次出现。按照塞涅卡的论述,前激情是未经心灵同意单独由印象激起的灵魂的非自愿运动,它既不受...
关键词:斯多亚学派 前激情 塞涅卡 第一个运动 
叔本华论“自在之物是意志”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102-106,共5页溥林 屈理兵 
"自在之物是意志"是叔本华哲学的核心命题。它是自我意识的直接认识。叔本华对这个直接认识给出了三个理性阐释:内在经验的阐释、意欲和意志相类比的阐释和理念作为意志的直接客体性的阐释。近年来,学界把这些阐释视为认识以证实或证伪...
关键词:意志 自在之物 认识 阐释 
理解与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感性论§1辩证被引量:1
《德国哲学》2017年第2期89-102,231,共15页溥林 
所谓学术翻译,就是“理解和理解的塑形”,而塑形的一个标志就是将那些体现原作者思想的各种基本概念在母语中概念化、达乎语词;而这一塑形过程必然既受制于自己已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语言,但同时又承袭、改变和塑造着它们。因此,从根...
关键词:理解 翻译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感性论 
海德格尔论亚里士多德的“努斯”概念被引量:8
《哲学动态》2017年第3期60-68,共9页溥林 
"努斯"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尽管逻各斯才属于人的本质规定,但努斯作为人身上的神性因素乃人的最高规定。海德格尔基于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6卷的阐释,分析了它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中的双重作用,即它在两个相反...
关键词:努斯 本源 明智 智慧 
是态学视域下的范畴理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46-53,共8页溥林 王姗姗 
范畴理论是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核心,亚里士多德是这一理论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是关于是者的一般讨论,体现着逻辑学、知识学和是态学的统一,并且前两者又都奠基在是态学之上。由于诸范畴都是最高的属,对之只能进行列举...
关键词:形而上学 是态学 范畴 亚里士多德 
“艺术-家”是人还是其他?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63-71,共9页王姗姗 溥林 
本文试图探究海德格尔思想中的"艺术家"。根据他的阐释,艺术家几乎像一条在创作的过程中自我消亡的通道,而且不仅仅是创作的艺术家,甚至每一位观赏者都被卷入"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之中并参与真之置入。因此艺术家的问题就涉及到艺术的...
关键词:海德格尔 艺术家 艺术  
否定形而上学,延展形而上学?——对Seinund Zeit核心思想的一种理解被引量:3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40-47,62,共9页溥林 
文章认为,形而上学的核心是"是态学",是态学的核心是范畴理论,而范畴无非就是对"是者"的一般"是之规定"。海德格尔的《是与时》一书基于对"此是"的生存论分析所给出的各种"生存论规定",同适用于非此是式的"是者"的范畴一道都是对"是者"...
关键词:形而上学 是态学 是之规定 范畴 生存论规定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第一章译笺--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
《哲学门》2012年第2期21-39,共19页溥林 
《范畴篇》位于目前所能见到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首位,在晚期希腊出现了大量以评注的方式研究该著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于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和范畴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以晚期希腊评注为线索,对《范畴篇》的第一章...
关键词:范畴 晚期希腊 评注 
安瑟伦与中世纪经院哲学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76-82,共7页溥林 
安瑟伦,在西方哲学史上被尊称为最后一位教父和经院哲学之父。在思想上,安瑟伦继承了奥古斯丁的衣钵。基于奥古斯丁主义的传统,安瑟伦提出了“信仰寻求理解”,这一口号可以看作是整个经院哲学的定义和基础。安瑟伦在中世纪思想史上有两...
关键词:安瑟伦 经院哲学 奥古斯丁主义 
论中世纪哲学中的光照论及其意义被引量: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53-58,共6页溥林 
光照论是中世纪哲学基于基督教信仰之下的一种独特的知识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在认识领域的逻辑延伸,其主要目的是论证人的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它着眼于强调人的精神的主动性,是近代唯理论和先验论哲学的先驱...
关键词:光照 天赋 先验 宗教类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