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源

作品数:47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介词《太平经》语法化介词用法《真诰》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商洛学院学报》《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语言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汉语“何O之V”的构式研究
《现代语文》2024年第6期41-45,共5页王用源 赵子毅 
运用构式理论与韵律语法相关理论,对“何O之V”构式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在该构式中,“何”位于O之前,作定语修饰O;而“之”处于O与V之间,作为衬音无实际意义。“何O之V”作为一个四字格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最终语法化为一个构式。“何...
关键词:“何O之V” 构式 语法化 语用功能 
语体语法视角下语体正式度的自动测量被引量:5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4期79-90,共12页王用源 陈宇豪 
文章以政府工作报告、讲话稿、访谈录、电视剧对白等语料为考察对象,根据语体语法理论,运用语距定律(体原子),从语料中提取了词长、嵌偶词词频、合偶词词频、词汇复杂性(甲乙丙丁四级词汇)、动态助词词频、平均小句长、陈述句比例等10...
关键词:语体语法 语体特征 体原子 语体正式度 自动测量 
汉语动词后同义介词连用现象探析
《现代语文》2023年第8期50-55,共6页王用源 王旭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后同义介词连用的演化过程,首先可以分析为从[V+[P_(1)+NP]]到[[V+P_(1)]+NP],即经历了从述补结构到述宾结构的演化;同时,将[[V+P_(1)+P_(2)]+NP]处理为[[V+P_(1)]+NP]的衍生,更为妥当合理。同义介词连用与否的条件选...
关键词:同义介词 介词连用 韵律 意向图式 
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从“辩解义”到“预设义”被引量:1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00-108,共9页王用源 王旭 
对话语标记“不是我说”进行历时考察,可以揭示“不是我说”的会话模型及其演变。意义方面,“不是我说”由“辩解义”向“预设义”发展;在形式上,“不是我说”来源于“不是+小句”结构形式,并由“不是我说X话”演变成“不是我说”。从...
关键词:话语标记 不是我说 预设义 主观化 交互主观化 
音史探幽无尽期——施向东的学术道路
《天中学刊》2019年第1期6-10,共5页王用源 
施向东秉承俞敏先生的学术理念,从梵汉对音和汉藏比较入手研究汉语音韵学,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著,对传统音韵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更新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施向东 音韵学 梵汉对音 汉藏比较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词语使用特点被引量: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65-68,共4页陈露露 王用源 
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成语、模糊词语、新词新语以及数括词语四个方面的使用特点,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庄重准确、严谨周全的同时,也力求通过各种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 模糊词语 新词新语 数括词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论证用语体现的归谬证伪方法被引量:3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281-287,共7页王用源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5AYY009)
段玉裁一生校订古籍数十部,并创立了科学的校勘理论和校勘方法。从逻辑学中的归谬法视角,文章统计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用于证伪推理的联结词"假令、果、倘"共61见,从各个联结词中选三个段注实例进行分析,考察其归谬反驳的逻辑论证程...
关键词: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论证用语 归谬法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科学研究方法例证被引量:4
《南开语言学刊》2017年第1期82-90,共9页王用源 施向东 冯胜利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乾嘉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中科学方法和理念研究》(项目编码:15AYY009)的阶段成果
冯胜利(2015)提出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中孕育着现代科学的“理必”要素。乾嘉学派在他们的训诂考据学中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原理来考证经典的真伪,利用形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推导、演绎,并在语言事实中得到证实,彰显理之必然。《...
关键词: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科学方法 
汉语和英语复合介词异同之比较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32-33,36,共3页王用源 雷蕾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天津大学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056099)
英语和汉语的复合介词都是由单音介词发展而来,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复合介词和英语复合介词虽有相同之处,但差异较大。本文首先梳理了学界对复合介词的界定,然后从结构类型、语法功能等方面就汉语和英语复合介词...
关键词:汉语 英语 复合介词 比较 
汉语同义单双音节介词的比较分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23-25,共3页叶倩倩 王用源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XSC-0007;负责人:王用源
文章从共时角度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进行类型分析,考察典型的同义单双音介词在句法分布、语法组合、韵律结构、语义表达方面的主要差异,并从汉语韵律要求、句子结构平衡性以及介词的来源等方面探讨同义单双音介词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介词 同义 句法 韵律 语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