裔传灯

作品数:36被引量:20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粳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稻属野生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遗传》《中国农学通报》《江苏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陵风优6号的选育
《杂交水稻》2022年第5期83-85,共3页张宏根 孙铭琰 许作鹏 梁国华 严长杰 刘巧泉 于恒秀 龚志云 裔传灯 汤述翥 顾铭洪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107)。
陵风优6号是扬州大学利用不育系陵风A与恢复系YR6配组育成的强优势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生长繁茂、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粳稻 陵风优6号 优质 高产 选育 
水稻编码光系统Ⅱ相关捕光色素蛋白Lhcb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0年第4期1-8,共8页胡志航 金伟刚 宋丽双 章静静 邵少波 周勇 梁国华 裔传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162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2014-12)。
捕光复合物蛋白(LHCP)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基于水稻基因组信息,以亚洲栽培稻籼稻品种黄华占、长雄蕊野生稻及其杂种F1为试验材料,克隆了水稻Lhcb2基因,并对其基因内含子信息、蛋白序列特征、进化树、蛋白结构、基因表...
关键词:水稻 捕光复合物蛋白 多序列比对 进化分析 基因表达 叶绿体色素 
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叶片形态性状QTL被引量:10
《作物学报》2017年第11期1650-1657,共8页周勇 陶亚军 姚锐 李畅 谭文琛 裔传灯 龚志云 梁国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A01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458);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5341);扬州市农业前瞻性研究项目(YZ2014165);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6)第6-1-1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水稻叶片形态是理想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叶片形态基因的挖掘对于塑造水稻理想株型,实现水稻超高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广陆矮4号为受体亲本,日本晴为供体亲本构建的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水稻上三叶(倒一叶、倒二叶和倒...
关键词:水稻 叶片形态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QTL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5
《科教导刊》2015年第3期103-104,共2页裔传灯 周勇 张昌泉 李钱峰 梁国华 
扬州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
随着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安排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近几年来在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论文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改进成绩评定方法...
关键词:基因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稻属植物谷粒形态和稃面乳突结构研究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4年第2期53-58,共6页裔传灯 黄正金 徐中根 周卫东 韦存虚 顾铭洪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2010-10);扬州大学科技创新培育基金项目(2012CXJ059);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B11061)
对稻属植物18个种的谷粒形态和稃面乳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谷粒形态在稻种间差异较大,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普通野生稻、尼瓦拉野生稻、南方野生稻、展颖野生稻和巴蒂野生稻谷粒的长、宽和厚较大,短药野生稻谷粒的长/宽比最大...
关键词:稻属 谷粒 外稃 乳突 稃毛 
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糙米率QTL的定位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13年第6期1-5,共5页周勇 高云 朱松松 朱金燕 王军 裔传灯 仲维功 梁国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125904);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2309);国家与江苏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No.2011BAD16B03/BE2009425);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2)1003-2);江苏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12003)
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119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分析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糙米率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的糙米率相关QTL进行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2个糙...
关键词:水稻 糙米率 数量性状位点 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代换作图 
水稻双着丝粒染色体有性繁殖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3年第33期3409-3415,共7页龚志云 刘秀秀 张明亮 薛超 于恒秀 裔传灯 顾铭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345);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3103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LX12_0922)资助
T0135是2009年从中籼3037第11染色体短臂端三体(2n+11S·)自交后代中发现的形态变异株.选用第11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特异分子细胞学标记5S rDNA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发现T0135是第11...
关键词:水稻 双着丝粒染色体 FISH CENH3 有性繁殖 
水稻无性系变异的2种重复DNA甲基化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年第4期39-44,共6页龚志云 高云 郭瑞 张明亮 薛超 于恒秀 裔传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00345;31370216);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KJA21003)
对14份发生分离性状的非整倍体无性系进行染色体水平的检测,发现原始系和变异株有丝分裂过程正常,未发生染色体水平变异。对其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发现不管是原始系与变异株之间,还是不同年份培养的无性系之间在CentO和Os48这2种重复序列...
关键词:水稻 非整倍体 无性系变异 DNA甲基化 
水稻非整倍体无性繁殖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被引量:1
《作物学报》2011年第9期1505-1510,共6页龚志云 石国新 刘秀秀 裔传灯 于恒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567;30600345;30770131;30771210;3107027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无性繁殖是保存非整倍体的一个有效手段。为研究该过程中非整倍体的遗传稳定性,从水稻第8染色体短臂端三体(2n+·8S)自交后代中筛选出相应的端四体(2n+·8S+·8S),其田间性状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非常窄且内卷,结实率差。在多年无性繁殖...
关键词:水稻 非整倍体 端着丝粒染色体 CentO CRR 
不同类型亲本的杂交粳稻产量性状比较被引量:4
《中国水稻科学》2010年第4期360-366,共7页汤述翥 张宏根 孔宪旺 万林生 朱正斌 裔传灯 龚志云 顾铭洪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1A01-7);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招标项目(BG2004302)
收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对亲本分别按不同性状进行聚类,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的性状一般表现为中间类型;2)亲本的抽穗期、株高对杂种单株穗...
关键词:杂交粳稻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产量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