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中外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现实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雪莲》《语文建设》《大家》《牡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生态语言学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开展思考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9期176-176,共1页郭伟 
生态语言学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以师生和谐课程交流,营造文学氛围为主,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化审美的鉴赏品析提高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 英美文学 教学方式 
18世纪以来中国俄国文学比较被引量:1
《才智》2015年第34期198-199,共2页刘清浩 郭伟 张美凤 
18世纪以来俄国文学受西方影响属于欧洲的文化体系,面向人类共同精神性问题,充满哲学思辨和灵魂拷问,而中国文学不受西方的影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圈子,不能面对人类共同精神性问题,缺乏哲学思辨和对灵魂的拷问,大部分属于消闲文学逗乐式...
关键词:中俄文学比较 现实主义 文学传统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研究
《亚太教育》2015年第23期60-60,共1页刘清浩 郭伟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社会不断扩增的人才需求,再加上大学英语教材中没有明显的表现英美文化知识,教学者必须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渗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英美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状,探讨了有效的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 渗透 
从英语文学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被引量:1
《人间》2015年第27期156-156,共1页白艳芳 王文叶 郭伟 
全球一体化局势的不断发展,使得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虽然二者的文化内涵不断交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中西文化依然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从英语文学翻译入手,围绕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展开阐述,并就其背后深刻的社会背景及人文背...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 探讨 
基于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戏剧语言的分析
《牡丹》2015年第11X期26-27,共2页郭伟 刘清浩 
《榆树下的欲望》是一部悲剧性的戏剧,这部戏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剧情富于变化,剧中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鲜明饱满,主人公的性格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整部剧的语言运用得非常到位。本文主要是从声音语言及形体语言两个方面,...
关键词:戏剧语言 尤金·奥尼尔 声音语言 戏剧学 形体语言 世界文学史 语言运用 剧中人物 舞台指示 场景设 
关于英美文学课程引入文化教学的思考
《亚太教育》2015年第17期163-163,共1页郭伟 刘清浩 
英美文学课程开设目的是增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层面以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其在学习语言和文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是文学课程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美文化缺失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及补偿策略
《雪莲》2015年第8Z期89-89,共1页郭伟 刘清浩 
语言承载着文化信息,真实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中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差异,对于英语的学习,难以避免对文化背景的学习。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化缺失对英语阅读教学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补偿性策略来处理学习者在英语阅读...
关键词:英美文化缺失 英语阅读教学 补偿策略 
象征性符号“红字”串联下的人物分析
《才智》2015年第16期273-274,共2页刘清浩 郭伟 
霍桑,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已经不是欧洲影响下的模仿,已经显露出美国文学在成熟、在独立,甚至于开始具有世界影响。"红字"正是这样一部作品,是霍桑的代表作。历来对"红字"的评论也是角度各异,观点纷呈。或强调其...
关键词:霍桑 红字 象征性 人物分析 
《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的探讨
《雪莲》2015年第4Z期20 23-20,23,共2页郭伟 刘清浩 
本文主要是对人物性格、故事背景、故事情节等几个方面来对《巴黎圣母院》进行分析研究,展现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特色 研究 
试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被引量:6
《雪莲》2015年第4Z期78 80-78,80,共2页刘清浩 郭伟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开始在我国各高校发展,怎样有效让其迅猛成长,需要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该教学模式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关于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三部分进行分析,以此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外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