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胜

作品数:17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更多>>
发文主题:国学文化大革命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大批判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今日中国》《散文诗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界第一部编年体史籍—《春秋》
《今日中国》2015年第10期90-91,共2页李荣胜 
历史是不能戏说的 20多年前,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全剧以乾隆微服下江南寻访同父异母兄弟为背景,一路上经历种种奇遇,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收视率百分比,当时可谓家喻户晓。
关键词:《春秋》 编年体 史籍 世界 中央电视台 电视连续剧 收视率 戏说 
人类走向文明的宝典——《礼记》
《今日中国》2015年第9期90-91,共2页李荣胜 
《礼记》是儒家“五经”中成书最晚的一部经典,大约在西汉中期(一说是汉末);也是列入“五经”最晚的一部经典,直到唐朝朝廷颁布的“五经”里才有了《礼记》。宣示儒家礼治精神的经典人们不禁会问:孔子创立儒学,极为崇尚礼义;他教学...
关键词:礼义 《仪礼》 三礼 西汉中期 猩猩能言 宦学事师 礼记·曲礼 礼运 哀公问 曾子 
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中庸》
《今日中国》2015年第3期90-91,共2页李荣胜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中庸》和《大学》一样,都称不上书,只能算一篇文章。《中庸》出自小戴《礼记》的第31篇。全文共3545个字,是“四书”中第二本篇幅最短的经典。 《中庸》的内容深刻,对于儒家核心思想的阐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中庸》 道德准则 “四书” 《大学》 《礼记》 单行本 理学家 心思 
经典中的经典—“四书五经”的形成
《今日中国》2015年第1期43-43,共1页李荣胜 
孔子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其毕生精力广泛收集、研读、整理、删修了上古留存下来的六部文献:《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在从他出生前2500年的文化遗存中,寻找构建儒家思想的渊源...
关键词:“四书五经” 上古文化 《春秋》 文化遗存 儒家思想 孔子 《易》 《书》 
辉煌的史学蕴藏着国家学说(上)
《今日中国》2014年第11期91-91,共1页李荣胜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同时又记忆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都是如此。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我们的先人对"史"的重视,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的史籍成书最早 说到中国史籍成书最早,是由于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极其重视历史。前面我们曾...
关键词:春秋时期 国家学说 中国文字 诸侯国 希罗多德 世界之最 《资治通鉴》 朝章 清代学者 正史类 
国学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今日中国》2014年第10期91-91,共1页李荣胜 
既然我们讲广义定义的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总称谓,那么,国学就不应该是中国一个地域或一个民族的。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对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而传统文化也同样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按照《辞海》上的定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 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 同创 共同地域 中华文化 共同语言 《辞海》 
佛教: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典范
《今日中国》2014年第9期83-83,共1页李荣胜 
佛教对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寺庙僧人,是因为很多佛教语言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比如“觉悟”一词,甚至进入了政治文件;比如“阿弥陀佛”几乎成了某些人的口头语。我们对佛教感到陌生是因为我们无法进入僧人们...
关键词:巴利语系佛教 释迦 迦毗罗卫国 顿悟成佛 佛教语言 悉达多 《大藏经》 上座部 文化结合 密宗 
古代文学艺术滋养中华民族
《今日中国》2014年第6期67-67,共1页李荣胜 
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是伴随着祖先的审美需求而产生的。数千年中华大地的灵气,把她哺育成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奇葩。其强烈的民族性和精湛的艺术性,以及无比丰富的典藏,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时间范围说...
关键词:古代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 中国古代文学 审美需求 时间范围 中国文学 神话传说 艺术性 
国学中不包含科学技术是一种缺失(下)
《今日中国》2014年第5期19-19,共1页李荣胜 
(17)与火药不同,火箭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这一事实在全世界是没有争议的;(18)瓷器是中国独特的发明,很多人将其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国陶器产生于6000多年前,而瓷器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商朝。这标志着中国加热技术和原始化...
关键词:科学技术 国学 中国人 15世纪 发明 瓷器 
国学中不包含科学技术是一种缺失(上)
《今日中国》2014年第4期17-17,共1页李荣胜 
在我能够读到的阐述国学的著作中,还没有见到哪一位学者把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学与技术列入国学的。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典籍中,天文学、地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数学、水利学、建筑学、航海学等等方面的著述可谓浩如烟...
关键词:国学 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与技术 天文学 水利学 建筑学 航海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