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艺术

作品数:47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莫砺锋庄煦刁生虎李潇云翁敏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市翠苑中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学园》《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
《读书文摘(中)》2019年第9期0054-0054,共1页李雪芳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情”这一概念有很重要的意义。“情”是中国古人对社会、人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感想,是对人情事物的体悟,也是人们体验社会的方式。本文对“情”字的概念与其原创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情”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
关键词:“情” 古代文学艺术 原创意义 
文言文文本中的人性美解读策略例谈
《语文知识》2017年第11期3-6,共4页杨军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碌碌庸人还是达官显贵,只要他尚食人间烟火,就必定会产生七情六欲。文学作为人学,只有表现人的正常愿望、正常情感、正当需求等,才会令读者感到真实动人,才能拥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永久魅力。正因为如此,很多作家都以...
关键词:人性美 文言文 解读策略 《记承天寺夜游》 文学艺术创作 文本 古代文学艺术 《小石潭记》 
借得古诗句 裁出如锦文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第3期64-65,共2页邢延 
诗词是中国古代最美、最动人的也最擅长抒情的文字,朗朗上口而又意味隽永:或情调娴雅,或怀抱旷达,或豪放慷慨……它们是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
关键词:古诗句 古代文学艺术 中国文化 诗词 抒情 情调 旷达 豪放 
中国历史精神文明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5年第8期54-64,共11页林桂平 
高频考点:中国古代和近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演变历程与启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同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历史 精神文明 中国古代科技 近代科学 古代文学艺术 发展演变 儒家思想 政治发展 
装置中融入中国意象化审美的意义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第13期260-260,共1页孙齐 
一、中国艺术中的意象化审美 中国传统艺术中包含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而意象化的审美和表现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绘画、诗歌、戏曲、武术等都着重于对“意”的表现。从“意”出发,表现“意”的“象”。“写意”是中国...
关键词:中国艺术 审美意象 意象化 《现代汉语词典》 意义 装置 中国传统艺术 古代文学艺术 
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心事》2014年第11期113-113,共1页张耀庭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的精华,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与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现实中,文言文教学却不能尽如人...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 古代文学艺术 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健康 文学素养 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 教学研究 
古代文学艺术滋养中华民族
《今日中国》2014年第6期67-67,共1页李荣胜 
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是伴随着祖先的审美需求而产生的。数千年中华大地的灵气,把她哺育成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奇葩。其强烈的民族性和精湛的艺术性,以及无比丰富的典藏,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时间范围说...
关键词:古代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 中国古代文学 审美需求 时间范围 中国文学 神话传说 艺术性 
品味意境汲取养分
《小学科学》2013年第12期54-54,共1页李闯 
在小学语文中,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典范与精髓。它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文学艺术,体会古诗词的美妙,从而陶冶文学情操。小学语文占诗词教学主要是从意境的角度来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意境 古代文学艺术 汲取 品味 小学语文 学习氛围 学习兴趣 古诗词 
横看成岭侧成峰——古诗词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感悟被引量:1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3年第4期13-16,共4页王蕊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一朵瑰丽的奇葩,它以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给读者以多样化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享受。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让...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课堂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教学 感悟 古代文学艺术 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现状 审美享受 
以“俗”为美——浅谈明清传奇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年第12期92-93,共2页郭丽敏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通俗化的创作思维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但"俗"一直处于被压迫挤压的弱势,是潜流,而相应地,"尊雅卑俗"几乎已成为一个常识。而明末清初传奇戏曲创作中以俗为美的审美意识,强劲地撼动着典雅化经典思维的统治宝座。
关键词:明清传奇 通俗化 语言风格 “俗” 古代文学艺术 创作思维 审美意识 以俗为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