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培

作品数:38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性审美对象性情感性升华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学评论》《编辑学刊》《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差异与关联:重释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被引量:7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99-105,共7页谭容培 颜翔林 
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是美学领域辩证关联的核心范畴。经由主体的意向性审美活动,自然感性转化为审美感性,审美感性具体表现为形式感性和象征感性两种形态。形式感性是对自然感性的秩序化,象征感性是主体在感性事物与非感性事物相遇中的...
关键词:审美感性 审美理性 意义 想象 
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观真义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11-15,共5页谭容培 牟方磊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反映了他对存在之追问的深化,对此在存在可能性之探索的拓展,渗透了诗性运思的特质,这是与通常的语言观的根本不同之处。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   语言观 
原创的美学——评颜翔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
《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19-120,124,共3页谭容培 
颜翔林的新著《后形而上学美学》,对于美学原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建构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推进了当下的美学研究。
关键词:《后形而上学美学》 美学原理 美学研究 
论海德格尔的诗性生存之思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33-37,共5页谭容培 牟方磊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大道(存在)通过道说(语言)给出澄明,道说在本真的"人言"即诗与思中保存,诗与思是人之栖居的本真筑造方式。海德格尔的诗性生存之思对于现代人之生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栖居 语言 存在 诗性生存 
超越与返实:船山情感论的二重向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28-32,共5页匡代军 谭容培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船山情感论的实学精神与当代美学"(08YBA15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船山情感论的超越性与实学精神的研究"(0806020A)
船山情感论存在二重向度。其超越性是以"性"为根底,以"大其心"、"充其量"、"存养"为路径,完成对俗情、淫情、"成心"的超越;其"返实"之向度,主要是向"实学"和"事功"的归依,具有体用、虚实特点;二重向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本土意识和...
关键词:船山 情感论 超越 返实 性情 
想象:诗性之思和诗意生存被引量:13
《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191-195,共5页谭容培 颜翔林 
传统形而上学认为想象是低于逻辑思辨的精神活动,而西方现代哲学针对科学主义和实用理性带来主体存在的异化现实,重新赋予想象以新颖的阐释。西方后形而上学的相关思想资源给予的启思是,想象是人类诗性思维和诗意生存的重要方式,是拯救...
关键词:诗意生存 想象 诗性 西方现代哲学 传统形而上学 精神活动 消费欲望 后形而上学 
审美话语与现代性批判——哈贝马斯美学思想述评被引量:2
《求索》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谭容培 唐红兵 
湖南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04ZB04
哈贝马斯通过对现代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现象进行分析,并在审视传统审美话语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交往理性的审美内涵。交往理性的核心是主体间性,只有在主体间性的框架之内,审美才能走出传统审美话语局限于主体意识哲学的迷城,...
关键词:现代性 审美话语 交往理性 生活世界 主体间性 
生命本然与审美存在之思:马尔库塞新感性实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121-126,共6页谭容培 刘永胜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4ZD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美学史上,马尔库塞最鲜明地提出新感性的本体价值;强调作为感性核心因素的想象的超越功能;赋予艺术塑造新感性、构想生存能力和变革潜能的特性;针对西方工业社会唯理论对人的生存自由的压抑,呼吁以新感性救赎世俗,倡导非压抑性生存方...
关键词:马尔库塞 新感性 想象 救赎 
心物相遇:审美感性的灿烂呈现
《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5-9,共5页谭容培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4ZD04)
感性是审美对象建构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心物交融的结果。所谓形式感性,是对自然感性现象异在力量的克服和秩序化。象征感性则是对感性事物与非感性事物在机缘巧合中的吻合,及对感性存在的意义和人性意义的澄明。要使感性...
关键词:感性 建构 形式 象征 
自然美归宿存在诗化之路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30-35,共6页谭容培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4ZD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与人相分离的自然美的自在存在,是与人的当下生命活动无关的抽象的“纯粹存在”;我们取消自然美作为自在存在者的地位,恢复自然美作为人类历史性现象和作为时间性的审美此在。自然物成为审美对象,其内涵和特质在不同的审美此在中并非既...
关键词:自然美 审美此在 意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