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城

作品数:2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说文》古文会意古文《招魂》《说文》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夏考古》《文史杂志》《文献》《语文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家坡汉简《日书》“五日不更”“三日不报”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2年第6期1-4,共4页刘建民 张学城 
国家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出土西汉简帛疑难字词整理与研究”(20BYY181)
孔家坡汉简《日书》“占”章中的“五日不更”“三日不报”,学者或认为“更”是改变的意思,或将“报”训为复。二者所处的位置基本相同,从文意方面考虑,它们表示的意思应相关或类似,需统一解释。竹简中“报”和“更”,与文献中应对灾变...
关键词:五日不更 三日不报 日书 
《类篇》古文形体合于《说文解字》篆籀考——兼论宋代“古文”观
《语文学刊》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冯娟 张学城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专项“传统语文辞书所录古文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VJX10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类篇》所录古文研究”(KYCX20_2642)阶段性成果。
《说文解字》是汉代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收录500多个古文,开启字书传抄古文的先河。《类篇》为宋代官修字书,继承《说文解字》的传抄古文传统,收录古文900多个。我们通过对比这两本字书中所收录的“古文”,比较汉代古文和宋代古文内涵...
关键词:宋代古文观 《类篇》 《说文解字》 
试论《广韵》古文中的通假字被引量:1
《品位·经典》2021年第13期67-70,共4页曹思祺 张学城 
本文以《广韵》所辑录的古文为研究对象,比照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兼择选其他文献中注明通假的情况,探讨与本字构成通假关系的《广韵》古文,共梳理出21例通假字。文章根据本字和借字的音韵情况进行分类,旨在通过举例分析构成通假的条...
关键词:《广韵》 古文 通假字 
西汉竹书《反淫》字词释读二题
《中国文字研究》2021年第1期104-107,共4页刘建民 张学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西汉简帛疑难字词整理与研究”(编号20BYY1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疑难字词研究”(编号19YJC740036)成果之一。
西汉竹书《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肆)·反淫》中魂向魄子铺叙至言妙道时,说"乘其阁天之车,驰骋八辙之道,处大廓之究"。其中的"处大廓之究"应读为"处大廓之宇",与《淮南子》中的相关文句一致。竹书中说魄子最后"乃洫然隐几,衍然汗出,涣然病...
关键词:《反淫》 处大廓之究 洫然 
战国楚简词义训诂举隅
《语言研究集刊》2020年第2期377-383,446,共8页吴祺 张学城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中国传统语文辞书所录‘古文’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VJX1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先秦古文字材料四种综合整理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JJD740009)的资助
传统训诂方法为战国楚简的训诂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理论指导。文章即根据传统训诂方法中的据古训、破通假、据连文、据对文等四种方法,对郭店、上博以及清华三批楚简中的部分词语提出新的释读意见。认为《曹沫之陈》"喜"当训为"兴";《...
关键词:战国楚简 训诂方法 词义 训释 
上博七补说二则被引量:1
《华夏考古》2020年第3期111-115,共5页吴祺 张学城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中国传统语文辞书所录’古文’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VJX1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先秦古文字材料四种综合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6JJD740009)的资助
本文参照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两篇简文中的部分字词进行新的解释。将《武王践阼》"■"读为"程",训为法、式;将《君人者何必安哉》"薾"读为"队""坠",与简文"云(陨)"为同义连用。
关键词:上博七 《武王践阼》 《君人者何必安哉》 补说 
《楚辞》训诂研究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6-82,共7页张学城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ZWB003);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C770085)
《楚辞》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上古文献,自汉以降一直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解诂。传统的《楚辞》训诂研究经历了汉代的初创期、宋元的发展期、明清的兴盛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然而传统的《楚辞》训诂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
关键词:《楚辞》 训诂 出土文献 二重证据法 
谓词性主宾语语用文化的不对称性研究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76-80,共5页张德岁 张学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BYY082);皖北方言与文化研究创新团队(2016kytd02)
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在话语功能、信息结构、语用标记、自由度等语用文化方面存在着不对称性。考察发现,谓词性主语是话题,谓词性宾语是焦点;谓词性主语是话题焦点,在对举结构中也可用作对比焦点,而谓词性宾语则是自然焦点;谓词性主...
关键词:谓词性主宾语 语用文化 不对称 
晚清南通范氏诗歌语音特点——以范崇简、范罕、范钟古体诗用韵为对象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119-120,129,共3页代青霞 张学城 
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课题"南通范氏诗文训诂研究"(2010BNT0015)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按世系排序,选录南通范氏13代21位作者诗文约400万字,时光绵延450年。对其诗韵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南通这450年的语音状况。选录范增六祖范崇简、曾叔祖范罕、祖父范钟三位(以下简称"三范")诗人的诗歌为研究对象,罗列...
关键词:《南通范氏诗文世家》 诗韵 “三范” 特点 
《招魂》“封狐千里”校诂被引量:2
《文献》2012年第2期182-184,共3页张学城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出土文献与楚辞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JDXM036)成果之一
《招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淫些。”
关键词:《招魂》 古代文学 文学作品 "封狐千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