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

作品数:21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修辞老师民族文化比喻义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精神文明导刊》《内蒙古社会科学》《汉字文化》《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活用汉字三千 人生风光百年——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特级教师黄亢美访谈
《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年第4期4-6,共3页扬清 
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特级教师黄亢美先生主持研究的字理教学颇具特色,越来越受到全国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早就想跟黄老师聊一聊,这次总算天遂人愿,借参加南宁全国名师观摩研讨会之机对黄老师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教学研究 理事长 人生 汉字 教师 老师 
“老师”称谓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4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93-96,共4页王娥 扬清 
内蒙古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 0449。
汉语社交称谓“老师”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演变总体上表现出使用范围扩大的倾向。当前,“老师”称谓使用的根本特征是泛化,由这一根本特征又衍生出一系列附加特征,诸如语义指向的模糊性及适用对象的选择性等。该称谓嬗变的原因是多...
关键词:老师 嬗变 使用特征 
“老师”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被引量:27
《汉字文化》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扬清 王娥 
关键词:“老师” 原因 社会关系 传授知识 称谓语 “泛化” 称呼 学生 
汉语俗语对中国传统妇女的观照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83-86,共4页李宏宇 扬清 
俗语作为民族语言主要的、独特的种类,比其他语言更为直接而鲜明地反映出民族民俗文化的社会风貌。大量俗语展现了妇女的地位,体现出社会和家庭对妇女这一群体的各种规范与要求。
关键词:俗语 妇女 观照 
论歇后语的非现实虚构被引量:6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72-75,共4页扬清 
歇后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意象是虚构的,即歇后语中的人物、事物或现象,或在客观世界中根本不存在,或是在历史、现实中确有其人其物,但却与另外一些人或事物、现象做了超越常规的搭配,表现出很强的非现实虚构性。
关键词:歌后语 非现实 虚构 
戏曲行业词语比喻义的文化特性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92-94,97,共4页郭志菊 扬清 
词语由单义向多义发展,是词语演变的一般规律。在汉语中,大量的戏曲行业词语通过比喻的方式使词义得到了扩展,即从专门用语变成了社会所有成员共同使用的词语。词汇是社会的镜子,它的演变除了自身的规律外,更要受到文化的影响,比喻义也...
关键词:戏曲行业词语 比喻义 文化特性 民族文化 词语演变 汉语 
“取象类比”与戏曲行业词语的比喻义被引量:1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96-98,共3页郭志菊 扬清 
词语产生比喻义,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是事物之间联系的强度;一方面是人的思维定向、兴趣和情感等文化心理状态。"取象类比"思维在戏曲行业词语比喻义上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大量的戏曲行业词语的词义通过类比使词义得到扩展,逐...
关键词:戏曲词语 比喻义 取象类比 
蒙汉地名文化刍议被引量:4
《前沿》2003年第3期116-118,共3页扬清 
内蒙古规划办课题项目之一
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荷着该民族浓厚的文化内涵 ,犹如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本文着重分析蒙语地名的命名依据和构词类型 ,探讨蒙语地名汉译中的几种现象 。
关键词:命名依据 构词类型 文化特征 蒙语地名 汉译 内蒙古 
儒家与道家修辞观之异同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扬清 
关键词:儒家 道家 修辞观 “诚” “和” 
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观与语言文明建设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文明导刊》2003年第1期7-9,共3页扬清 
现代意义上的精神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教育、道德风尚和科学、文化等等。一切社会形态都不能离开精神文明而存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支撑着整个社会,并成为体现...
关键词:精神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语言文明 精神动力 倡导 道德风尚 物质条件 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