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计伟

作品数:38被引量:14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华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化量词传承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语言学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承语特征还是习得偏误?——汉语传承语学习者与二语学习者的区分及其相关问题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7期103-113,共11页李计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9ZDA31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南洋华语史研究”(项目编号:22BYY156);国家语委2022年度重点项目“南洋华侨‘国语推广’与华语的形成”(项目编号:ZDI145-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东南亚华裔学生使用的华语特色词汇语法现象被简单地作为习得偏误处理了,这是未区分汉语传承语学习者与汉语二语学习者造成的。在深化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如何精准地为不同类型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更科学、多...
关键词:汉语作为传承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习得 差异 
传承语特征还是习得偏误?--汉语传承语学习者与二语学习者的区分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1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3年第1期73-84,共12页李计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9ZDA31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南洋华语史研究”(项目编号:22BYY156);国家语委2022年度重点项目“南洋华侨‘国语推广’与华语的形成”(项目编号:ZDI145-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东南亚华裔学生使用的华语特色词汇语法现象被简单地作为习得偏误处理了,这是未区分汉语传承语学习者与汉语二语学习者造成的。在深化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如何精准地为不同类型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更科学、多...
关键词:汉语作为传承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习得 差异 
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被引量: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56-65,共10页李计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洋华语史研究”(22BYY156);国家语委2022年度重点项目“南洋华侨‘国语’推广与华语的形成(ZD145-55)”。
对于拥有悠久文明史且极其重视教育及文明教化的中华民族而言,语言传承是伴随其移居异域必然会出现的一项重要活动。南洋华侨关于祖语传承的相关论述与实践,可以从应变与植根两个方面考察。应变是流动触发的重新选择,植根是面对变化的...
关键词:南洋 华侨 祖语传承 理念 
早期南洋华语文献中的闽南话因素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李计伟 吴玉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洋华语史研究”(22BYY156);暨南大学广东语言文化海外传承研究基地项目“南洋华语史研究”(22GHCY0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南洋华语深受闽南话影响。语音方面,南洋华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是经由闽南话从其他语言译借的。词汇、语法方面,南洋华语嵌入了诸多闽南话特色词及特色结构,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同期中国本土文献的鲜明特征,这是当时南...
关键词:南洋 华语 闽南话 语言接触 
大华语视域中“向+NP+VP”结构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被引量:1
《语言文字应用》2022年第2期58-66,共9页李计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暨南大学广东语言文化海外传承研究基地的资助。
当前,“向妈妈说”“向他们交涉”等“向+NP+VP”结构在普通话中较为罕用,但仍然广泛使用于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现代汉语中。本文在“大华语”的视域下,具体分析了这些结构,证明了这些结构源自早期现代汉语,而...
关键词:华语 “向+NP+VP”结构 共时差异 历时变化 
南洋华侨早期国语推广刍议被引量:1
《华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期21-30,共10页李计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11&ZD1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19AYY003)。
东南亚是全球华语研究的重点区域。文章从缘起、机构、效果、影响等四个方面梳理了南洋华侨早期国语推广的基本概况。根据文献,总体而言,南洋地区华侨早期的国语推广或者华校的国语教学是一种传承语教育,国语推广奠定了今日东南亚华语...
关键词:南洋 早期 华侨 国语推广 
论海外华语资源的抢救性整理和保护被引量:2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55-64,共10页郭熙 刘慧 李计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19AYY003);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海外华语资源库建设”(KYR17001)。
海外华语是全球华人共享的社会资源,它既是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也是个人资源。海外华语资源既属于华人社会,也属于所在国家和地区,对海外华语资源进行摸底、排查,搜集、整理,是一项抢救性的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既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的实...
关键词:海外华语 资源 抢救性 搜集整理 
传承语的保守性与东南亚华语特征被引量:18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3期85-93,共9页李计伟 张翠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国家语言生态研究及语言资源建设”(16&ZDA21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外华语资源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19ZDA211);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
海外华人的华语从性质上讲是一种传承语。相对于祖籍国的对应语言,传承语者的传承语在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海外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同源异流,保守性让今天的一些海外华语变体保留了当前普通话中已经消亡的一些词汇语法特征,这是...
关键词:传承语 保守性 东南亚 华语特征 
大华语视域中“帮忙”用法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被引量:15
《汉语学报》2018年第4期11-20,共10页李计伟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编号:11&ZD1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国家语言生态研究与语言资源库建设"(编号:16&ZD189);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5年度科研项目"马来西亚华语历时文献研究与数字资源库建设"(编号:YB125-184)的成果之一
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中国台湾地区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帮忙+NP对象"等结构为当前现代汉语普通话所无,这些用法在民国时期的汉语中均较为常见,进入新中国之后逐渐衰退。当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中的"帮忙+NP对象"等结构并非受英语...
关键词:帮忙 用法 共时差异 历时变化 
基于对比与定量统计的马来西亚华语形容词研究被引量:1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2-49,共8页李计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11&ZD128)子项目"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研究";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海外华语使用情况调查"(WT125~2);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创新平台"项目"东南亚华语区语法特征的计算分析"(CXPTYB201318)
与较为成熟的世界英语变体的描写与研究相比,海外华语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海外华语变体的描写上,普-华对比与定量统计是基本方法。形容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具体成员、意义及搭配范围上存在诸多差异。精确的描写是进一...
关键词:对比 定量统计 马来西亚华语 形容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