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俊

作品数:26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任务驱动法赏识砼框架结构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为例被引量:8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47-51,共5页张志俊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1C2042112)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运用中要取得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实效,必须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运用教学策略,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分析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讨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教学中运用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浅基础设计探讨被引量:1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92-94,共3页张志俊 
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浅基础的设计是众值烈度(多遇烈度)下的弹性基础设计,多遇地震作用均应参与组合,柱根设计内力为众值烈度(多烈度)下处于弹性状态时,最不利组合内力经内力调整设计的延性框架柱根内力,浅基础的设计按弹性基础设计时...
关键词:浅基础 抗震设计 弹性基础 
砼框架结构延性设计探讨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30-31,共2页张志俊 
砼框架结构延性设计是砼框架结构超载时实现延性破坏(受拉破坏)的保证。砼框架结构延性设计要遵循四强四弱的设计原则,满足框架结构延性设计的条件,按抗震和非抗震不同要求采用不同方法。
关键词:延性框架 弯矩调幅法 抗震措施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建筑材料检测》整体设计被引量:5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31-35,共5页张志俊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在课程设计上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校企合作共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教学设计上要以行动为导向,工学结合实施课程项目教学;在保障设计上要以校...
关键词:整体设计 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保障设计 评价设计 
多高层砼框架结构设计比较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年第2期26-27,共2页张志俊 
文章比较了高层砼框架结构设计与多层砼框架结构设计的不同:在高层砼框架结构设计中截面内力主要由水平荷载作用引起,不同于在多层砼框架结构中截面内力起控制作用的是竖向荷载;在进行荷载效应计算时在高层砼框架结构设计中轴向变形要...
关键词:高层框架结构 水平荷载 整体工作 延性 侧移 
弯矩调幅法在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的运用被引量:1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44-45,52,共3页张志俊 
探讨了在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运用弯矩调幅法的前提、核心、原则和目的。在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运用弯矩调幅法,建立梁式侧移机构的合理抗震破坏机制是前提,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是核心,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砼框架结构...
关键词:弯矩调幅法 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运用 
论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被引量:8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99-102,共4页张志俊 
在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震的破坏作用,合理设定抗震目标,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建立有效的抗震机制。
关键词:抗震设计 延性框架 设计 
弹性分析法与弯矩调幅法比较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3-34,共2页张志俊 
文章从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内力与外力满足的条件、与砼结构截面承载力设计的匹配性、在砼框架结构分析中运用的作用和在砼框架结构分析中运用范围几个方面对砼框架结构分析中弹性分析法与弯矩调幅法进行了比较,有利于结构设计...
关键词:框架结构 弹性分析法 弯矩调幅法 比较 
范例法与任务法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联合运用被引量:2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76-78,共3页张志俊 
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导致运用任务驱动法难以实现高职教学目标。范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的联合运用,可以较好地实现高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在高职实践教学中,联合运用任务法与范例法要以认识...
关键词:高职 实践教学 范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联合运用 
在建构主义教学论视野下谈高职教学转化——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材检测与分析”教学为例被引量: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46-48,共3页张志俊 
如何促进高职教学教与学转化是高职教学研究的核心,探讨高职教学转化有利于实现高职有效教学。在建构主义教学论视野下,促进高职教学教与学转化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以激发学生成就动机为前提;以学习情境创设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
关键词:教学转化 成就动机 学习情境 教学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