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贞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知识分子教化思想明道知识女性义利统一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理论学习》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教育的性别社会化对我国女性之影响被引量:2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第6期61-64,共4页韩诗福 李淑贞 
教育已逐渐成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性别社会化的主要手段,不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里,教育的性别社会化对女性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对于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来说,如何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不仅是中国教育制...
关键词:性别社会化 中国 女性教育 平等受教育权 教育制度 弱势地位 
论福建省女职工“为实现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可持续发展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第4期12-18,共7页李淑贞 俞歌春 黄爱玲 
福建省女职工“为实现小康社会建功立业”开展得红红火火,也需要规避整体弱势,祈求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提供建议。
关键词:整体弱势 创新思维 坚定自信 终身学习 建功立业 
浅谈高校知识分子的学术道德自律被引量:2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李淑贞 
高校学术造假事件濒濒曝光 ,有着诸多主客观原因。当前在治理客观环境的同时 ,有必要强调高校知识分子的主观道德修养 ,即树立对待学术规范和创新的正确态度 ;应以人为本 ,珍重人格 。
关键词:学术造假 高校知识分子 道德自律 
宗教本义与“法轮功”邪教本质
《福建宗教》2001年第1期9-11,39,共4页李淑贞 
人有终极关怀,对终极关怀有自觉与自发、积极与消极、理智与狂热乃至痴迷之区别,也就形成了有神或无神的不同信仰。世界与众生都是多元多样的,人们可以钦佩无神论者内心的坚毅和有神论者因某种宗教信仰而获得的内心纯净,人们可能忧...
关键词:“法轮功”邪教组织 宗教信仰 社会秩序 恐怖主义 中国 
是中国人,做好少年──体认和谐的初中德育教学探索被引量:1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44-48,共5页李淑贞 
以1998年新编初中德育教材为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为素 材,以学生身心成长和行为发展的规律为认知框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 探讨初中阶段德育教学的合理衔接,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循序渐进的理性学习中, 学会生...
关键词:初中学生 德育教学 体认和谐 合理衔接 
浅论知识分子的“乌托邦”追求与反思被引量: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李淑贞 
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曾有过对“乌托邦”的不懈追求 ,有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执着信念。本文通过对“乌托邦”的不懈追求和反思 ,到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与正确实践所大体经历的四个阶段介说 ,意在说明社会主义尽管有概念上和理解上的差异 ...
关键词:知识分子 社会理想 追求 乌托邦 社会主义 
浅议对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被引量:1
《福建理论学习》2000年第2期19-21,共3页李淑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想意识领域,要从理想信念、文化价值、利益原则等方面进行价值观引导;在行为实践领域,要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青年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 理想信念 利益导向 
从义利分离到义利统一 ——谈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争与社会主义义利观被引量: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45-51,共7页李淑贞 
“义利关系”是道德理论的根本问题,历来是诸多思想家、伦理学家所苦苦探索、而又激烈争论的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义利关系的看法主要有:儒家的“以义为重”论,法家的“以利为重”论,道家的超越“义利之辨”论以及“义利并重...
关键词:义利统一 社会主义义利观 传统文化 价值取向 义利关系 个人利益 毛泽东 义利并重 重义轻利 集体主义 
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消费行为的伦理辨析
《东南学术》1998年第3期102-103,共2页李淑贞 
关键词:消费行为 社会可持续发展 伦理辨析 道德价值 道德规范 消费水平 个人消费行为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后代人 社会规范 
当代青年学生“文化热”中的价值焦虑之我见
《东南学术》1998年第S1期27-29,20,共4页李淑贞 
关键词:当代青年学生 “文化热” 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 张承志 价值选择 大学生 西方哲学 价值关怀 经济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