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华

作品数:40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转轨思政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现代商业》《世纪桥》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息茧房”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负效应及应对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第18期96-98,共3页高捷 李忠华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信息茧房”悄然而生,它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影响供给、抑制需要和破坏场域的负效应。文章从“信息茧房”的成因特点入手,分析其消极影响,最终提出高校应从研究规律、向内提升素养向外净化环境和引导学...
关键词:信息茧房 高等学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饭圈文化”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及对策探析
《成才之路》2023年第30期49-52,共4页张鑫宇 李忠华 
2020年校级科研团队建设专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异化思想研究”(编号:1355TD001);202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1世纪东欧左翼政党发展研究”(编号:22KSB148);202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编号:20KSB088)。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边缘亚文化,具有泛娱乐化的价值追求、投射交互性的心理机制、非理性倾向的组织行为等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粉丝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弱化着粉丝的主体意识、影响着粉丝的道德法治观念。...
关键词:“饭圈文化” 青少年 思想行为 协同育人 道德观 法治观 
基于SWOT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路径探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17期121-123,共3页范丽影 李忠华 
202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编号:20KSB088);202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1世纪东欧左翼政党发展研究”(编号:22KSB148);2022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转化研究”(编号:kjcx2022-003mdjnu);2020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团队建设专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异化思想研究”(编号:1355TD001)成果。
大学生是网络空间建设的生力军,其网络道德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生态建设。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拥有统合、建构和塑造三大功能,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培育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及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部...
关键词:SWOT分析 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素养 
基于SFIC模型的高校网络道德协同治理策略研究被引量:1
《未来与发展》2023年第4期58-63,共6页李忠华 张峻凡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SFIC模型的高校网络道德协同治理策略研究”(kjcx2022-047mdjnu);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研究”(20VHJ010);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专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异化思想研究”(1355TD001);202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21世纪东欧左翼政党发展研究”。
新时代学生作为“网生代”,其思想道德深受网络影响,需要加强网络道德治理。高校在加强网络道德治理、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促进良好网络生态的形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协同治理”理论,运用SFIC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对高校网...
关键词:SFIC模型 高校网络道德 协同治理 
智能测评系统在校园学生情绪预警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上海)》2023年第1期130-132,共3页徐凌 范丽影 李忠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2110233103);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年研究生创新项目(kjcx2020-033mdjnu);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年研究生创新重点项目(kjcx2022-003mdjnu);202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2KSB148)。
阐述采用教育软件进行虚拟实践,嵌入校园学生焦虑情绪的检测功能,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描绘精准的“数据画像”,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自动化应用,构建学生情绪预警系统。
关键词:人工智能 智能测评系统 情绪预警机制 
论高校寝室文化育人路径被引量:3
《西部学刊》2022年第19期150-154,共5页姜鸿儒 李忠华 
2021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新时代高校寝室文化育人研究”(编号:kjcx2020-140mdjnu);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指导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发展研究”(编号:SJGSZD2020027)的研究成果。
寝室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寝室文化育人对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顺应高校育人模式创新和适应学生思想行为发展规律等方面都极具必要性。综观高校寝室文化育人工作,目前还存在文化硬件设施建设...
关键词:高校 寝室文化 文化育人 
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
《成才之路》2022年第29期33-36,共4页范文婷 李忠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专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异化思想研究”(1355TD0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指导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发展研究”(SJGSZD2020027)。
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抗疫实践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为生动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深入研究抗疫精神的理论内核和时代价值,并深刻认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抗疫精神 融入 内涵 必要性 实践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途径探析
《世纪桥》2022年第9期77-80,共4页张思洋 李忠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途径探析”(kjcx2022-045mdjnu);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专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异化思想研究”(1355TD00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升级”(GJB132037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指导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发展研究”(SJGSZD2020027)
奋斗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我国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因此,通过明确新时代奋斗精神基本内涵,对当前大学生缺乏奋斗精神的成因展开分析,利于探寻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奋斗精神 培育 
旅游演艺模式下海南红色旅游的发展路径探析被引量:2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第9期55-60,共6页徐凌 李忠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淘狗(Talk)”(202110233103);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指导项目(SJGSZD2020027)
海南省委省政府及时抓住红色旅游机遇,修缮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五指山琼崖司令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四大革命遗址,并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各中小遗址也遍地开花。本文...
关键词:旅游演艺 红色基因 RMP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沉浸式体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初中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被引量: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年第15期278-281,共4页张峻凡 李忠华 
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指导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发展研究”(SJGSZD2020027);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专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异化思想研究”(1355TD001)。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为了提高农村初中思政课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效果,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理想信念...
关键词:农村 初中思政课 理想信念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