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会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悲剧《德伯家的苔丝》哈代《呼啸山庄》悬念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童真背面的扭曲人性——对戈尔丁《蝇王》的再评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02-104,共3页黄靓 杨春会 
针对《蝇王》这部现代寓言式小说,探究威廉·戈尔丁"性本恶"思想的渊源与局限性,指出西方的原罪思想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从"野兽"蝇王的胜利与"善的代表"西蒙的遇害所反射出的近代民主制度入手,分析童真的美...
关键词:《蝇王》 威廉·戈尔丁 人性 原罪 童真 
试析克鲁亚克文学作品《在路上》的时代反思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04X期71-72,共2页杨春会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文学思想的中心往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之所以在他所处的时期撰写了如《狂人日记》《呐喊》等文学作品,那是因为鲁迅先生本人感受到了当时中国大环境下人们的...
关键词:克鲁亚 《在路上》 文学作品 《狂人日记》 “垮掉的一代” 《呐喊》 寻找自我 麦卡锡 心理层面 冷漠无情 
从《羊脂球》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4期122-123,共2页杨春会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生命,文学的表达无一不在阐述生命本质的共同性,尽管我们都是这苍茫人生中遭遇不同的个体,但是我们的灵魂和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同一国度的。在品读文学著作时,每一位读者来自不同的国家,甚至来自不...
关键词:《羊脂球》 中西文化 差异性 文学作品 生命本质 人生经历 审美经验 哈姆雷特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女性主义赏析
《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3期134-135,共2页杨春会 
薇拉·凯瑟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重点描述美国西部拓荒者的生活。自古以来,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中都因为历史中的西进运动而带有明显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也是美利坚民族最为自豪和自我标榜的民族精神。而薇拉...
关键词:女性主义 拓荒者 凯瑟 美利坚民族 赏析 美国西部 民族精神 新女性形象 
《野草在歌唱》中的强烈陌生化效果赏析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02X期55-56,共2页杨春会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凭借《野草在歌唱》荣获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全球迄今为止得奖时年龄最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在生活中,她是一名勇敢无畏的女权主义者,就如同诺贝尔颁奖公告说的那样:"她用怀疑主义。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玛丽 女权主义者 勇敢无畏 怀疑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伦理学 行文结构 叙事手段 叙事手法 
论《呼啸山庄》中的悬念设置被引量:1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8-91,共4页杨春会 于馨 
对小说《呼啸山庄》中悬念设置的特点和方法进行阐述,指出小说结构上最精彩独到的手法就是悬念的运用。在这个悬念网上,作者以局外人讲故事和倒叙、补叙的手法设计悬念,以多层次、多角度、前后呼应的方法设置悬念,以一些本身具有强烈的...
关键词:《呼啸山庄》 悬念 倒叙 补叙 
《呼啸山庄》中悬念与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关系被引量:2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89-91,共3页杨春会 于馨 
从人物性格、情节与悬念的关系等角度阐述《呼啸山庄》的写作特点,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一书中以希刺克利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悬念讲述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其中每个阶段都围绕主悬念,编织出...
关键词:《呼啸山庄》 悬念 人物性格 情节 
论托马斯·哈代的命运主题——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被引量:3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26-129,共4页杨春会 
托马斯·哈代是一个典型的宿命论者。其小说中的命运观念明显,悲观主义也显而易见。从社会、教育、文化背景3个方面,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阐述哈代的命运主题及悲剧意识。
关键词:哈代 宿命论 命运主题 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 
菲茨杰拉德的象征主义手法被引量: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64-165,共2页杨春会 
象征主义的最根本特征就是用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观念,或是用一个"符号"代表它以外的某个事物。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阐述了作者是如何把人物和色彩的象征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象征主义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体悟苔丝的命运被引量:3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18-121,共4页杨春会 
哈代的小说中存在浓厚的宿命论和命运观,《德伯家的苔丝》充分体现其悲剧般的命运观。通过对意象及其特征的描述,解读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如何运用不同意象更加真切、形象地表现苔丝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意象 命运 悲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