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胜

作品数:36被引量:17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重金属巢湖蓝藻腐殖质污染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农业学报》《环境化学》《湖泊科学》《蚌埠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蓝藻好氧堆肥负载阿维菌素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
《浙江农业学报》2024年第10期2264-2272,共9页燕中立 李永慧 李玉成 李伟 张学胜 洪勇 葛立傲 
2023肥东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工作第三方服务项目(一)(K160139421);长丰县2021年数字草莓建设项目(AHSZNY-2021-06);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科技项目(21N51900300)。
为克服阿维菌素药效时间短等缺点,选用蓝藻、酒糟分别作为阿维菌素的缓释载体和助溶剂,联合农业废弃物——羊粪、稻壳(6∶1)进行混合好氧堆肥,探究其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配方:阿维菌素水溶液(A)、蓝藻-阿维菌素...
关键词:蓝藻 阿维菌素 好氧堆肥 红蜘蛛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不同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西南农业学报》2023年第9期1881-1889,共9页严俊 潘晓雪 李玉成 张学胜 李伟 陶雅露 张康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603⁃002⁃001)。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能在降低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方法】在环巢湖地区开展大田实验,共设置4个实验组:常规种植模式(CK)和“紫云英还田+...
关键词:有机农业 田面水 氮磷流失 稻米产量 重金属 
苦驴河上游小流域水源涵养技术与效果评估
《生物学杂志》2023年第3期113-118,共6页耿明 李玉成 窦月芹 张学胜 李永慧 周敏 沈雨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派河小流域山林地水源涵养技术筛选验证与应用推广”(2017ZX07603-002-001)。
基于水资源现状,对苦驴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产生的氮、磷污染进行监测,利用植物篱拦截、秸秆覆盖、坡面改造结合有机肥替代与沟塘水葫芦拦截技术组合对林坡地水土流失控制和清洁产流,促进水资源在系统内部循环,为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 植物篱 秸秆覆盖 坡面改造 水葫芦净化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2
《蚌埠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李舜尧 李玉成 武超 张学胜 潘晓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20747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08085QD116);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1A0083)。
基于环境领域创新型科研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育的国家需求,针对安徽大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多元化实验教学理念与趣味性教学模式为双向驱动力,从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课程教学-科研创新创业训练...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 实验课程 教育教学 创新型科研人才 应用型人才 
纳米零价铁对猪粪秸秆共消化产气性能及重金属钝化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年第9期1164-1169,1181,共7页周敏 孙睿 李芸 耿明 沈雨 张学胜 李玉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7603-002-001)。
针对单一畜禽粪便厌氧产甲烷效率低和重金属钝化效果差的问题,以猪粪为主料,水稻秸秆为辅料,探究添加不同剂量纳米零价铁(NZVI)对猪粪秸秆厌氧共消化产气性能及重金属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猪粪消化(CK)组相比,猪粪秸秆共消化(ZJ...
关键词:纳米零价铁 厌氧共消化 产甲烷 重金属 钝化 
新型磁性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生物学杂志》2022年第2期84-89,共6页王顺永 李玉成 张学胜 王兆德 李永慧 斯鑫鑫 
派河小流域山林地水源涵养技术筛选验证与应用推广项目(2017ZX07603002-001)。
以没食子酸(GA)改性纳米Fe_(3)O_(4),再与改性壳聚糖(mCTS)复配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絮凝剂mCTS@(PGA-Fe_(3)O_(4)),用絮凝法处理农村黑臭水体。考察在不同制备条件下mCTS@(PGA-Fe_(3)O_(4))的絮凝效果,并运用响应面法对PAM与mCTS@(PGA-Fe_(...
关键词:磁性絮凝剂 农村黑臭水体 响应面法 絮凝效果 
浅析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第6期41-44,共4页潘晓雪 张学胜 李玉成 
2020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双基”建设教学示范课“认知实习、环境科学专业实验”;2021年度安徽大学实践教育课程建设资助项目“认知实习”;安徽大学环境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1年度安徽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四门学科的新兴学科,主要用来研究环境污染成因、演变规律、人类活动的贡献,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实践经验和调研结果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在学生...
关键词:高等学校 环境科学 专业课程设置 解决方案 
2,3,7,8-四氯代二苯并噻吩在锦鲫不同组织中的生物富集及对肝脏的氧化损伤被引量: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年第1期39-44,50,共7页朱紫晴 黄守龙 张学胜 汪梅 王宁 李玉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607001)。
研究了含硫“类二噁英”化合物多氯代二苯并噻吩(PCDTs)中的2,3,7,8-四氯代二苯并噻吩(2,3,7,8-TCDT)在锦鲫(Carassius auratus)不同组织中的生物富集规律和对肝脏的氧化损伤。结果表明,2,3,7,8-TCDT在锦鲫各组织中的富集能力表现为肝脏...
关键词:2 3 7 8-四氯代二苯并噻吩 组织特异性 生物富集 氧化损伤 
生物滞留系统对雨水径流中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第19期126-130,共5页张玉娟 窦月芹 张学胜 李玉成 王宁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17A019)。
粪大肠菌群是雨水径流中的典型病原微生物,为此,构建了3种不同基质的柱形生物滞留系统,研究系统对雨水径流中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4种降雨强度下,生物滞留系统对粪大肠菌群的去除率在65.3%~95.4%之间,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
关键词:生物滞留系统 粪大肠菌群 降雨强度 降雨间隔 径流削减 
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结合坡面改造对林坡地生态的保育效果被引量:3
《水土保持通报》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赵晓海 唐尙柱 张学胜 李玉成 王顺永 斯鑫鑫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派河小流域山林地水源涵养技术筛选验证与应用推广”(2017ZX07603-002-001)。
[目的]探索林下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与坡面改造结合的方式对林坡地清水产流及持水保肥影响,为水源涵养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经济林下,利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技术,将其与按照坡度差异结合不同设定的坡面改造措施相结...
关键词:秸秆覆盖 大球盖菇 坡面改造 林坡地 清水产流 生态保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