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猛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古文字学课程建设教学探究书法专业书法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百家》《美术教育研究》《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书法赏评》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清隶对汉碑的承传看当下隶书创作流弊
《书法赏评》2017年第3期9-12,共4页冯猛 
清代隶书继承汉碑传统,又对隶书作出新的诠释,呈现多样的风格,致使清代书坛缤纷繁荣。清代书家集古体之大成,极尽变化之事,或取篆籀笔势,或用行草意趣,或掺魏碑唐楷之法,或融真草篆隶,用书家趣旨改变创造。隶书在寂寥千余年后,至清代在...
关键词:汉碑 创新法 篆籀 书学 唐楷 古体 篆隶 何绍基 邓石如 家集 
高校书法专业古文字学课程教学探究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6期31-32,共2页冯猛 
书法是文字的艺术,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古代文字为研究对象的古文字学课辞是书法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书法专业的古文字学课程的教学要符合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重视书法专业古文字学课程的...
关键词:书法专业 古文字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高校书法专业古文字学课程教学探究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6年第4期65-66,共2页冯猛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书法与文字有联系又有不同。书法伴随文字的演变而产生,书法的发展又对文字演变发展起到推...
关键词:古文字学 专业课程 书法 教学探究 高校 课程教学体系 演变发展 课程建设 
林逋隐逸书风形成因素初探
《美术教育研究》2016年第16期17-17,共1页冯猛 
关于林逋书法研究方面的成果多是针对林逋书法风格的分析,鲜有对林逋这种隐逸书法风格形成因素与原因的论述。文章从时代背景因素、书家师承、书家思想三个方面论述林逋书法风格的形成因素,试图揭示形成这种隐逸书法之高逸绝俗、率真风...
关键词:尚意书风 宋代书法 隐逸思想 
书法专业艺术考察课程教学探究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5年第A02期328-329,共2页冯猛 
文章针对书法专业艺术考察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书法专业艺术考察课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考察目的、考察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并就存在的种种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对策,对书法艺术考察课程的性质作了重...
关键词:书法专业 艺术考察 书法教学 
书法空间构成与视觉审美观照——以《祭侄稿》为例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69-71,共3页冯猛 
颜真卿在《祭侄稿》中将任情表现的美感诉求与行草书体本身的自由性、创意性和符号性相结合,使这幅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视觉空间效果和多样的形式美感。本文立足于西方视觉艺术原理,从点画、结体、墨色等角度分析颜真卿《祭侄稿》书法空间...
关键词:视觉艺术原理 书法 空间构成 《祭侄稿》 
中国书法普世性价值探析被引量:1
《书法赏评》2014年第5期44-46,共3页冯猛 
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这份经典的"文化大餐"千百年来却只属于中国或一些和中国文化有渊源的东方民族。当下,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还不及中国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原因在于中国书法"和而不同"的民族异质...
关键词:中国书法 普世性 价值 文化内涵 当代书法 中国文化 中国音乐 艺术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