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作品数:2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孩子《规范》父母家庭教育家长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家庭教育(幼儿版)》《家庭教育(中小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与孩子和解——“佛系”家长修炼手册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4年第6期4-11,共8页王芳 
2022年,我们刊登了《与“父母”和解》一文,实事求是地认识父母角色,回归“凡人”姿态,让年轻父母不必那么焦虑;2023年,我们刊登了《与自己和解》,深度探讨孩子的成长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给对孩子抱有高期待的年轻父母解压;2024年,我们...
关键词:父母角色 和解 修炼 深度探讨 年轻父母 实事求是 家长 孩子 
家庭成员如何保持教育步调一致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4年第4期30-32,共3页王芳 张弘(图)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放学回家,妈妈着急地说:“快去洗手,洗完赶紧做作业。”爸爸则温和地说:“没事的,先歇一会儿。”奶奶赶紧递上一盘点心打圆场:“上学太辛苦了,先吃点东西,玩一会儿,再慢慢做作业好了……”同一件...
关键词:步调一致 家庭成员 做作业 日常生活 小事 教育 
如何引导孩子热爱生命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4年第3期12-13,共2页王芳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叻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博士学位 热爱生命 平衡感 加州大学 引导孩子 脑性麻痹 
别让陪读成为过度参与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4年第2期12-13,共2页王芳 
王女士每天在两种身份之间来回“穿越”:白天,她是一家国企的中层干部,为事业奔忙。下班后,她成了10岁女儿的同桌,陪女儿上各种课外培训班,以及陪伴女儿做作业。可是,王女士这样辛苦的陪读,女儿也并没有收获很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厌烦妈...
关键词:陪读 中层干部 过度参与 学习效果 陪伴 做作业 女儿 培训班 
正确看待小学生的成绩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3年第9期4-5,共2页王芳 
“双减”以后,很多学校取消了小学生的成绩排名,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家长还是喜欢用分数和成绩衡量孩子的学习成果。放学路上,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家长:“今天数学考了多少?”孩子:“89分。”家长:“怎么连90分都没有?你们班最高分是多...
关键词:成绩排名 小学生 最高分 正确看待 家长 
用丰富的家庭生活滋养孩子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3年第7期10-11,共2页王芳 
对于有学龄儿童的家庭而言,当下家庭生活基本是围绕孩子的学业转,其他家庭生活日益枯燥。某位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显示:小孩每天6点起床,一直要学习到22点才睡觉,总计每天学习16个小时,睡眠8个小时。在这份时间表中,除了学校正常的课程,...
关键词:艺术天赋 跆拳道 围棋 课外学习 逻辑思维能力 时间表 弹钢琴 锻炼身体 
用儿童的眼晴看世界
《家庭教育(幼儿版)》2023年第7期5-9,共5页王芳 
公园里的荣耀石看过《狮子王》的人,一定对狮子王辛巴登基的那块荣耀石印象深刻。荣耀石在东非被称作Kopjes,意思是小小的头。在我家附近的公园,也有这样的石头存在。每次路过,都会看到无数幼儿园的小朋友,不顾大人的劝阻,努力往上攀爬...
关键词:狮子王 幼儿园 辛巴 印象深刻 公园 
与自己和解--写给对孩子高期待的年轻父母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3年第1期4-11,共8页王芳 
2022年的第1期,我们刊登了《与“父母”和解》。我们将“父母”拉下神坛,实事求是地认识父母这个角色,让父母回归凡人姿态,让年轻父母不必那么焦虑。2023年的第1期,我们继续“和解”。这一次,我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成长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
关键词:和解 年轻父母 实事求是 孩子 
从“沉重的负担”到“甜蜜的事业”--祖孙沟通的途径与方法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2年第10期11-15,共5页王芳 张弘(图) 
人们常用“含饴弄孙,天伦之乐”的美好言语,来形容儿孙绕膝、其乐融融的欢乐时光。然而照顾孙辈们的亲身经历,也让祖辈们深深感到,,“弄孙”其实不易。按说,很多愿意带孙辈的老人,既有多年的人生经验,又有充裕的时间去言传身教,带孙辈...
关键词:人生经验 途径与方法 言传身教 祖辈 亲身经历 孙辈 
与“父母”和解——写给处于焦虑中的年轻父母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2年第1期4-11,共8页王芳 
这世上并不存在完美的父母,若是家长的头脑被各种育儿神话裹挟,并以此为目标去努力养育出一个完美孩子,免不了会焦虑成病,很可能就成了孩子□中的“祸害”。我们需要将“父母”拉下神坛,实事求是地认识父母这个角色,让父母回归凡人姿态...
关键词:原生家庭 和解 养育 年轻父母 普通人 焦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