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牧

作品数:25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十七年电影女性符号学英雄叙事《红色娘子军》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散文诗世界》《电影文学》《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花木兰》:英雄叙事的情与义
《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8期19-20,共2页胡牧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在人们惯常印象中,关于花木兰的叙事总是彰显花木兰作为女英雄的骁勇善战和英勇顽强,而在影片《花木兰》中,花木兰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别样的“女英雄”形象。一、在苦涩柔情的背后《花木兰》中的女英雄...
关键词:《花木兰》 英雄叙事 女英雄形象 “十七年” “文革” 性别叙事 英雄性 影片 
雨雾尽头的行程(组章)
《散文诗世界》2011年第6期42-43,共2页胡牧 
雨雾尽头的行程行走在雨雾里,朦胧的梦回来了。被雨水洗净的树叶上,水珠顽皮地溜着,快快乐乐,亮亮的,滑滑的。雨雾是满怀心事的。水珠的坠落,雨雾的弥漫,正是对成长的诠释,它们润物、内敛、沉潜,正是行者丰盈的内心。
关键词:雨雾 行程 尽头 相思 翠翠 水珠 行走 内心 弥漫 诠释 
从“澄怀”到“味象”——从宗炳“澄怀味象”看审美条件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98-102,共5页胡牧 
从宗炳"澄怀味象"的美学意义、"澄怀味象"与审美发生机制、"澄怀"与"味象"的顺向关系、审美的主客关系4个方面探讨审美得以产生的条件。分析认为,美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共生的结果,真正的审美就是沉潜于对象中"主客合一"的先"澄怀"后"味...
关键词:审美条件 宗炳 澄怀味象 主客合一 
诗者情者,至淡者至真至浓——读曾卓《我遥望》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年第3期13-14,共2页胡牧 
从文学本质属性来看,情感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本质规定。曾卓在诗歌《我遥望》中以自己在人生中两个年龄段"遥望"视域的范围和体悟为基点,抒发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显示了诗与人生、诗与禅、诗与哲合而不分的特质。
关键词:诗歌 情感 曾卓 《我遥望》 
媒介转型与桂剧当代化发展之路新探——以桂剧《大儒还乡》《风采壮妹》为例被引量:3
《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8-13,共6页李启军 胡牧 
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课题(2009JD05)
当今,文化的发展已呈现出艺术化与商业化融合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对影视的联姻、对新媒介的引进、对新美学艺术形态的借鉴、对传统桂剧的扬弃等方面以及从《大儒还乡》、《风采壮妹》等桂剧中发掘出新桂剧的艺术魅力,从而探寻到桂剧涅磐...
关键词:媒介转型 桂剧 当代化 发展之路 
一首关于“青春”的好诗——席慕蓉《青春之一》解读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年第2期3-4,共2页胡牧 
青春,是文学不老的话题和风景线。本文通过对席慕蓉《青春之一》这首诗的解读,发掘时间的本质和意义,揭示时间与青春的联系以及青春的特征。
关键词:青春 诗歌 席慕蓉 
从借鉴学习到“与狼共舞”——简谈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被引量:1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1期105-109,共5页胡牧 
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大致经历了早期的趋同,"文革"后新时期从疏离到借鉴,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求异趋同三个历史阶段。在批判性视野下观照好莱坞影业有利于扬弃好莱坞电影,作为电影工业的好莱坞给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电影 好莱坞电影 接受史 求异趋同 扬弃 
近二十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述评被引量:1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3期96-101,共6页李启军 胡牧 
在对少数民族电影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近二十年来学界从思想主题、影像风格与人物形象、叙事模式、导演、地域拍摄风格、少数民族电影与人类学关系、少数民族电影发展路向等角度对少数民族电影展开了宏观、微观、综观研究。对"少数民...
关键词:二十年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研究述评 
《名作欣赏》与我之学术人生 《名作欣赏》创刊三十年(八)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0年第2期112-112,共1页胡牧 
当"名作"纷扬的花絮将文字的美丽、思想的芬芳播洒至浩瀚心灵的时候,鉴赏主体欣赏的思绪便携缪斯的灵感拨响了情感的琴弦,以体验的丰盈来滋养心灵,扩展作品的内涵。正如英加登所言":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可以说,刊...
关键词:《名作欣赏》 英加登 审美想象 文学理论 十年 文本细读 阅读快感 美学理论 二度 典史 
一部向“存在”发问的哲理佳片——换个角度看“阿甘”被引量:1
《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9期19-20,共2页胡牧 
好莱坞著名影片《阿甘正传》(罗伯特·泽米基斯导演)自上映以来倍受观众喜爱,好评如潮。该片1998年入选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影片以流畅紧凑而不乏诗意的电影语言,以一个“傻子视角”讲述了一个智商只有75的“阿甘”的生命故...
关键词:“存在” 哲理 发问 《阿甘正传》 电影语言 罗伯特 影片 好莱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