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礼乐制度宗法考论礼制礼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文化论坛》《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周因殷礼”到“周文郁郁”——西周宗法礼乐制度的建构被引量:8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14-120,共7页陈戍国 陈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
事情的发展总是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宗周的礼乐制度亦不例外,所以"制礼作乐"绝非一蹴而就,亦非一人之功,当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这个"过程"的时间跨度上溯文王下至成康,其间周公所发挥的作用最具代表性。周人损益"殷礼"的最大"创造"在于...
关键词:周礼 礼制 乐制 礼器 
从孟秋时祭、中元节、盂兰盆节看儒释道三教交流被引量:3
《中华文化论坛》2019年第2期112-119,158,159,共10页陈雄 陈戍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传统礼制及其现代价值"(项目编号:12AZD077)阶段性成果
孟秋时祭在先秦时期便已施行,中元节源于汉末道教"三官信仰",盂兰盆节脱胎于儒家宗法伦理和道教荐拔观念。三教交流以魏晋为起点,隋唐时达到鼎盛,出现了儒家尝秋、佛教盂兰、道教中元并行的奇异景象,学术思想三足鼎立。宋明时,三教理论...
关键词:三教合一 宋明理学 两汉经学 冯友兰 
“宾礼”诠释被引量:3
《贵州文史丛刊》2019年第1期41-48,共8页陈雄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统礼制及其现代价值"(12AZD077)
传统"五礼"中"宾礼"的概念与"宾客之礼"不可等同。对后者,我们较为熟悉,上至国家元首接见外宾,下至普通民众见面作揖等均属此类。对于前者的涵义则较为陌生,《周礼·春官·大宗伯》将其分为"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个项目,...
关键词:宾礼 亲附 天子 诸侯 
“礼坏乐崩”考论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2期89-92,共4页陈戍国 陈雄 
'礼坏乐崩'一词渊源于《论语·阳货》中宰我之言:'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用以表达丧期太长则礼乐荒废。《史记·儒林列传》首次将'礼坏''乐崩'连起来表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
关键词:用鼎制度 军事实力 诸侯国 礼乐制度 礼坏乐崩 
“礼坏乐崩”考论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155-161,共7页陈戍国 陈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058)的阶段性成果
"礼坏乐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是东周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指的是西周的宗法礼乐制度的崩坏。春秋早中期,由于礼乐行之日久,宗法观念深入人心,大国称霸表现出浓厚的"尊尊"色彩,五礼制度的施行在损益中例...
关键词:礼坏乐崩 礼乐制度 宗法 东周 
传统军礼的萌芽、演进与初步成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44-50,共7页陈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统礼制及其现代价值"(12AZD077)
中国古代军礼的渊源可追溯至远古洪荒时期,至少在黄帝时已有"命将""振旅"等仪,后历经尧舜直到夏末,此为传统军礼漫长的萌芽时期。殷商时,军礼的五个项目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大师之礼"的"告庙""谋伐""册命""迁木主""逆旅""献俘"...
关键词:军礼 萌芽 成型 殷商 周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