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伊丽莎白·毕晓普家园诗学高级英语课程高级英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上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生态视野被引量: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72-79,共8页胡英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研究"(09YJC752004)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20世纪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在其缄默、含蓄的诗风掩盖之下,诗人其实具有前瞻性的生态视野,这令她在美国生态诗歌发展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毕晓普对大自然的特别关注产生...
关键词:毕晓普 生态视野 生态危机 现代性 家园化 
创造性物质与创造性心灵:文化生态学与文学创作被引量:2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10,共10页 胡英(译) 程相占(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YJC752004)
创造性并非人类独有的特征,而是生命的一种属性,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物质世界本身的属性。论文第一部分按照顺序反映了物质与心灵、自然与文化之间创造性出现的各个进化阶段及其差异:创造性物质、创造性生物界以及创造性心灵。接着论文主...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 物质生态主义 格雷戈里·贝特森 创造性 美国文学 
伊丽莎白·毕晓普与其“文学教父”乔治·赫伯特
《科教文汇》2014年第19期108-109,共2页胡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胡英;项目编号:09YJC752004)
伊丽莎白·毕晓普纯净而细腻的诗风让她在当代诗坛中备受欢迎,作品历久弥新。毕晓普深受17世纪英国经典诗人乔治·赫伯特的影响,首先,她从赫伯特那儿学会使用朴实的语言和纯粹的意象,使其诗歌呈现出纯净而清晰的质感;其次,在诗歌形式方...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 乔治·赫伯特 纯粹的意象诗歌形式 宗教话题 
地理、旅行与家园——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旅行诗学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4年第6期75-78,共4页胡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研究>(项目编号:09YJC752004)
对地理的着迷 毕晓普的一生都在旅行中度过,她对于地理非常着迷,对此,我们可以从她的成长经历和她的笔记中找到证据。 首先,毕晓普似乎是受到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影响,因而和她一样对于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1935年当斯泰因在《纽...
关键词:地理 旅行 伊丽莎白 诗学 家园 斯泰因 成长经历 发表论文 
跨越时空的视觉回忆——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动态诗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83-86,共4页胡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研究"(项目编号:09YJC752004)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晓普对于诗学观点一向保持缄默的态度。不过通过仔细阅读她关于回忆主题的诗歌,结合她自身的经历和爱好,可以发现她在自己各个阶段的诗歌中逐步实现她自己所提倡的动态诗学观点。首先,在其早期...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 回忆 图像 时间与空间 动态诗学 
伊丽莎白·毕晓普与玛丽安·摩尔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11期127-129,共3页胡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JC752004)
毕晓普与摩尔之间忘年交的友谊常常成为评论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普遍认为摩尔是毕晓普诗学的导师。但是近年来尤其是在毕晓普去世之后,她的诗歌越来越得到评论界的肯定,她也逐渐跻身于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行列,大有一种赶超其导师摩尔的姿...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 玛丽安·摩尔 诗学 发展 
论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原则与策略被引量:3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8期95-99,共5页胡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青年基金项目"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研究"(09YJC752004);项目负责人:胡英
高级英语作为基础英语和综合英语课程的延续和拔高,一方面应该继续致力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同时也应有所侧重,加强对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教学策略的转变:(1)加强语篇教学,实...
关键词:高级英语 教学原则 教学策略 转变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与立体主义绘画被引量:3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11期31-35,共5页胡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9YJC752004)
根据弗兰克关于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理论,莱辛所谓的"诗画界限"被现代主义诗人突破了,伊丽莎白.毕肖普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结合毕肖普具有个人特色的动态诗学,细读她的诗歌,可以发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借鉴了立体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绘画...
关键词:空间形式 立体主义 毕肖普动态诗学 
论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零度写作”被引量:3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95-98,共4页胡英 
"零度写作"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的著名理论。以海明威的三篇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世上的光》和《白象似的群山》为例,探讨海氏的"零度写作"技巧在其短篇小说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其对省略手法和"摄影机"技...
关键词:海明威 短篇小说 零度写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