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宋端凯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李白《上李邕》的写作时间辨析
《最小说》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李春艳  
人教版教材及部分教学参考书认为《上李邕》一诗为李白四十五岁所作,据史料记载,此时李邕任北海太守,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研读《上李邕》所写及所表达的意思可知,这与李白的年龄、宴会的氛围、直呼李邕等是明显相悖的。通过例证与辨析得...
关键词:《上李邕》 诗文分析 创作时间 
语文教师的读书、思考及写作
《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8期3-4,共2页 
诗意的语文课堂来自语文教师的诗意。语文教师的诗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状态,更是一种生活的境界。这种生活境界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那就是读书、思考、写作。这三个因素对教师重要,对语文教师尤其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读书 写作 生活境界 语文课堂 诗意 
论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
《文教资料》2011年第13期118-119,共2页 
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要上好语文课,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淀、深厚的文化修养。本文结合具体课文内容,就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的重要性进行阐析,指出要真正诠释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爱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
关键词:语文 语文教师 文化修养 
本立而道生——浅谈初中古诗词审美意象教学被引量:3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2期56-58,共3页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古诗词审美意象主题阅读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Cc/2016/46
梳理审美意象并归类,能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扩充审美意象的知识储备,为有效解读古诗词筑基。教师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朗读教学为主线,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根本,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古诗词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诗词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审美意象 可行性 教学实践 素养 
校长责任:让师生享受有尊严的教育
《华人时刊·校长版》2021年第7期35-36,共2页 
尊严出自《荀子·致士》:"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简而言之,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感、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当...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尊重感 草木一秋 活出自己 自我尊重 荣誉感 心灵深处 嗟来之食 
传统节日资源备教参考——基于中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梳理
《最小说》2020年第3期83-87,共5页 
元日、人日、七夕等传统节日,在中小学教材中多次出现。师生表面上耳熟能详,其实多一知半解,有些甚至从未听闻。了解传统节日来源、演变、习俗能够开阔视野,丰富底蕴;诵读古诗词能够获得知识,养气自华。在古诗词中晶味传统节日的文化魅...
关键词:古诗词 传统节日 起源演变 文化意义 
中小学古诗词中典型意象及意象组合方式的梳理
《读与写(上旬)》2018年第11期134-134,共1页梁龙飞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例分析法,整理、架构出古诗词审美意象以及组合方式,最终形成诗词意象的赏析体系,将之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水平,旨在为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诗词意象 意象组合 梳理 
阅读营造诗意校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12X期55-55,共1页 
在学校开设阅读课程,教给一定方法,撰写读书笔记,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学校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关键词:诗意阅读 开设课程 教给方法 组织活动 
从统编教材管窥边塞诗发展轨迹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20期58-60,共3页 
古代边塞战争原因复杂:少数民族越疆掠夺,导致边疆失和;汉族皇帝觊觎少数民族马匹珍奇,也会发动战争;边塞将帅意欲建功立业,亦会引发硝烟四起。几种情况交错,边塞时有战争,边塞诗便应运而生。通常把以边塞为题材,包括边塞景色、征人思...
关键词:边塞诗 统编教材 少数民族 硝烟四起 发展轨迹 建功立业 
初中古诗词审美意象解读策略
《读与写(上旬)》2018年第9期188-188,共1页 
本文选取不同类型诗歌的意象,研究其通用意义和独特意义,总结归纳意象运用的一般规律,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究诗歌意象的解读策略,用来指导师生学习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 审美意象 解读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