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文学欣赏中的意蕴探究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08X期17-18,共2页赵丽君 徐鹏辉 
意蕴探究是挖掘、领悟、理解、评价文学作品意蕴的思维活动与阐释活动,是文学欣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实现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具有不可缺少和极为重要的意义。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学作品总是蕴涵着远远超过作者创作意图、主观认识的...
关键词:文学欣赏 文学作品 思想意义 思想价值 《关雎》 圣人之徒 不识好恶 中国古代文论 艺术形象 韵味无穷 
中国文论体系探索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4期299-306,共8页蒋凡 
最近,形形式式的西方理论思潮,向正在开放改革的中国蜂拥而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于是乎人们热衷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这是值得欢迎的事,有利于开拓理论思维。
关键词:理论体系 中国古文 文论 体系探索 诗言志 比较研究 文艺本体论 中国古代文论 理论思潮 系统理论 
文心与机芯:中国古代文论视阈下的人工智能文学被引量:9
《文艺争鸣》2020年第7期94-99,共6页陶锋 刘嘉敏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阿多诺哲学中的语言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6BZX1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人工智能哲学研究”(项目编号:63202211)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目前有两种生成文学作品的路径:一种是从上而下的结构主义方式,即人们将一些文学规律程序化,将一些内容大纲与人物设定预先置入到写作程序中,后由人工智能自动生成文学,美国学者勒波维茨(Michael Lebowitz)研发的自动剧本写作程...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人工智能 文心 文学规律 剧本写作 文学作品 结构主义 人物设定 
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被引量:12
《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122-129,共8页李志艳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文化"十二五"规划项目"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广西当代文学批评"(11BZW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地理学是中国本土化学科,其学科建立的意义在于以中国声音传达在以批判传统文学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对于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的积极开拓,然这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由于对"文学地理"这一核心概念理论界定不清,而直接导致了文学地理学系统...
关键词:文学地理 文学地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 
论加强古代文论研究的现实感
《江汉论坛》1988年第7期51-54,共4页周伟民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从文化史的意义出发固然重要;但是,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感和当代性,是古代文论研究领域中更为迫切的课题.在追溯、考察和研究古代文论时,应当提倡研究者怀有一个当代的目的:促进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和文学艺...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现实感 当代性 时代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文学观念 现实主义 文学理论批评史 思维模式 
异域眼光 现代立场 诗性追求——读李建中教授《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
《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174-175,160,共3页喻守国 
从上个世纪初黄侃先生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开始,中国古代文论在近百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三十年来,随着意识形态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淡化,古代文论研究呈现出非常活跃的局面,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在...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化 李建中 诗性追求 讲演 《文心雕龙》 古代文论研究 
作家论与文学批评鉴赏论的认知诗学阐释——以《文心雕龙》中《才略》和《知音》为例被引量:1
《外国语文》2013年第3期48-50,58,共4页张婷 李峰 
四川农业大学社科联重点项目<意识形态对中西诗学对比中的美学阐释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心雕龙·才略》与《文心雕龙·知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谈及作家与批评鉴赏的名篇,本文试图站在跨学科、跨文明的比较诗学研究的立场上,用认知诗学的相关立场与角度,以《文心雕龙·才略》与《文心雕龙·知音》的分析为例,讨论认知诗...
关键词:认知诗学 中国古代文论 作家论 文学批评 
王国维的优美壮美说述评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36-41,共6页宋民 
王国维的优美壮美说,引进和阐发了西方近代美学中美与崇高的理论,并把它们与中国古代文论“境界说”结合起来,在我国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崇高”的本质,成为中国美学由古代和谐美转入近代崇高阶段的重要理论标志。鉴于国内对这个问题还...
关键词:王国维 叔本华 壮美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中国美学 西方近代美学 唯意志论 中国古代文论 利害关系 
钱钟书《谈艺录》的文论思想(上篇)被引量:3
《当代文坛》1988年第5期48-51,共4页陆文虎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补订本)再版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迄今有份量的评论文章甚少。我们特刊发陆文虎的论文,请读者注意。由于文章较长,本刊分上下两篇刊出。
关键词:《谈艺录》 钱钟书 文论思想 评论文章 海内外 《管锥编》 《锦瑟》 中国古代文论 文字 作家 
中体西用:体例的创构与体系的还原——评孙耀煜先生《中国古代文学原理》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128-129,共2页杨金文 
孙耀煜先生1996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一部视野开阔、覃精研思的理论著作.该书凝著者15年研究之心血,于横观角度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全面探析和系统梳理.
关键词:文学原理 中体西用 先生 还原 创构 体例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学 1996年 理论著作 基本概念 总体特点 独立品格 理论系统 新时期 出版 著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