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52036)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曾繁健刘汉波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山花(下半月)》《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英诗研究范式范式《大英百科全书》反观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大英百科全书》百年研究与翻译初探:失乐与复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0期144-149,共6页黄跃彪 曾繁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11YJC752036);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当代英语文学的“丝路”想象与中国形象研究(16WX05);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古船英语研究(ZS2018-S204)
《大英百科全书》的百年研究与翻译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西游记”,一部“西学东渐”的发展史。这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界从《大英百科全书》的研究与翻译中受益匪浅,但也不乏迷失。这就给现代学人完成“拿来主义”的任务,...
关键词:大英百科全书 不列颠百科全书 Nvivo 历史 “中国”条目 翻译 
英诗中国形象的文学客体与输入图式
《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10期152-154,共3页曾繁健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项目批准号:11YJC752036)研究成果
英诗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一旦与中国读者相遇,其客体内容不会局限于中国形象本身,而是产生诸多的外延客体,呈现出文化与文学的多元复义。但在创作阶段,它们却是以诗人为代表的“英”方主体意识的必然反应;然后在中国读者的审视下,形...
关键词:客体主体化 中国形象 图式 输入 文学 英诗 中国读者 创作阶段 
英诗中国形象的中式批评范式与反观
《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7期162-163,共2页曾繁健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项目批准号:11YJC752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英诗中国形象成为主体认知与实践的客体之后,中国读者对这一客体的文学反应呈现出一定的范式。为了验证范式的存在及其分类,课题组以问卷调查为基本手段,在质化研究方法之下,推导出其中的中式批评范式,并理性反观,提出了未来中...
关键词:中国形象 批评范式 反观 英诗 中式 主体认知 中国读者 问卷调查 
英诗中国形象:文学虚构与西方意识的对读
《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173-177,共5页曾繁健 刘汉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诗中国形象的客体输入与反观"[项目批准号:11YJC752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诗对中国形象的塑造由来已久,从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来看,它必然是虚构、想象与事实的对立统一;其中虚构与想象是诗性的必然,而中国事实与西方主体意识却是前两者存在的基础与归宿。假如兼以本土诗论方法对读考察英诗中国形象的本质,...
关键词:英诗 中国形象 文学虚构 想象 西方意识 对读 
英诗中国形象的研究范式被引量:2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曾繁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1YJC752036)
在质性研究理论的框架指导下,以观察法、次级资料法等手段,对有关英诗的质性资料展开叙述性的分析,逐步归纳出同质现象,建立英诗中国形象的范式概念,并从具体的英诗语言数据中推断与论证这些范式的存在,即:乌托邦的中国形象、意识形态...
关键词:英诗 中国形象 范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