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YY068)

作品数:15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洪儒孙淑芳黄东晶于林龙吴宪忠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国语文》更多>>
相关主题:语言哲学语言疑问句说话人取效行为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梅里丘克的形态学思想及其语言符号观
《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1期134-145,共12页孙淑芳 党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07BYY068);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团队“俄语语言学创新研究”(TD201201)阶段性成果。
梅里丘克(И.А.Мельчук)的形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的是服务于其学术思想的核心“意思文本”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备受世界各国语言学界的关注,取得了丰硕成果。相较于“意思文本”理论,国内对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的引...
关键词:形态学 语言符号 所指 能指 组配 
语言意义探索——以文学语篇中的内心独白为例被引量:4
《外语学刊》2010年第6期9-12,共4页黄东晶 蒋智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07BYY068);"俄汉语时空范畴的对比研究"(08BYY077);中国第四十六批博士后基金项目"语言哲学视域下俄语语篇中的代词指示语"(20090460641)的阶段性成果
巴赫金语言哲学中关于"对话性"的理论可以与格赖斯的会话隐含理论相结合,进行语篇分析。文学语篇中独白的"对话性"常常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同时借助语调的变化、语气的加强、重复使用话语等方式来违反其他三项准则,从而产生非标...
关键词:文学语篇 内心独白 非标准会话隐含 
知晓命题意向谓词与说话人的存在方式——语言哲学系列探索(12)被引量:4
《外国语文》2010年第6期51-56,共6页李洪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与意向类型"(07BYY068);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语句与语词中的说话人意义研究"(08D018)
语言哲学是通过语言分析和解释来揭示人及人的世界的科学。从宏观讲,它有两项任务:一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这项任务与语言学的任务同一;二是在第一项任务的基础上揭示人及人的世界。本文以知晓命题意向谓词знать(know)及其所栖息的...
关键词:知晓 命题意向谓词 语句 语言学 语言哲学 
取效行为的界定、分类及表达手段被引量:3
《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17-22,共6页孙淑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批号07BYY068);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与类型分析"(批号1152G026)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完整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效行为研究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甚至将其排斥在语言学研究的视野之外,有时又把它与取效效果混为一谈。本文对取效行为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对其实质和内涵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并对取...
关键词:取消行为 分类 表达手段 
评价语句的言语行为分析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94-97,共4页金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07BYY068)的阶段性成果
评价语句的目的不仅在于传达评价意义"好/坏",而且是说话人通过表明自己态度实现特定的语势,引发受话人的取效结果。评价语句的语势根据语境发生变化,经常出现语势与取效结果之间稳定的对应关系受到破坏的现象。因此,评价语句在交际过...
关键词:评价语句 取效结果 间接言语行为 评价态度 
访谈话轮中的阐释言语行为被引量:5
《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98-100,共3页许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07BYY068)的阶段性成果
人物访谈是当前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访谈者为保证自己及观众的认知结果,经常实施阐释言语行为。阐释言语行为是访谈者对被访者语句的重述和解释。根据访谈者和被访者语句意义的关系,阐释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若干语义类型。
关键词:阐释言语行为 人物访谈 语义分类 
取效行为的内涵阐释与取效行为动词被引量:1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24-29,共6页孙淑芳 
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07BYY068);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与类型分析"(1152G026)
作为完整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效行为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排斥在语言学研究者的视野之外,学者们常常将其与取效效果混为一谈。对取效行为的概念进行梳理,对其实质和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对取效行为和取...
关键词:取效行为 取效效果 意向行为动词 取效行为动词 
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阐释被引量:4
《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88-93,共6页孙淑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07BYY068);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与类型分析"(1152G026)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国内俄语学界很少专门研究言语行为动词。当言语行为结构中出现动词时,描述相应动词语义就是描述该言语行为本身。言语行为结构告诉人们怎样说话,言语行为类型表明人们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说话,言语行为类型可以借助言语行为动词体现...
关键词:言语行为动词 语义结构 语义场 语义阐释 
俄语代词系统的语用建构
《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117-120,共4页黄东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07BYY06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汉语时空范畴的对比研究"(08BYY077);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06D099)的阶段性成果
代词作为独特的词汇-语法类别,产生伊始其内在统一性就引起置疑。传统上有两种代词分类法:语法和语义分类。前者以语法范畴为主要分类依据,后者流行于学校语法中。本文从语用出发,以代词的指示功能为标准,划分俄语代词系统:核心代词指示...
关键词:代词分类 指示语 照应语 主体性 
自我、对象与纯粹意向性客体——现象学视角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塑造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5-8,共4页钱中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言语行为与意向类型"(07BYY068);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语句与语词中的说话人意义研究"(08D01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解读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小说叙述者的意向活动既完成了意向活动主体、客体作为自我和对象的人物塑造,也显现作家作为作品意向活动主体的内心世界,同时,还构建出作家力图创作的纯粹意向性客体。
关键词:意向活动 主体 客体 纯粹意向性客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