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058)

作品数:37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启发兰甲云张景张海英陈戍国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苏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礼记庄子元代礼治改编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代吴澄对《礼记·内则》篇的改编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26-31,共6页王启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礼学思想发展史研究(13BZX048)。
在元代吴澄《礼记纂言》对《礼记》诸多篇章内容所做的改编和调整当中,也包括《内则》篇。吴澄的礼学意识和感觉,深受朱熹礼学的影响和启发,这在《内则》篇的改编方面也有体现。通过直观的对比可以看到,吴澄按照自己对《内则》整体内容...
关键词:吴澄 礼记纂言 内则 朱熹 礼记学 
中国古代书院礼仪的类型与特征被引量: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90-94,128,共6页兰甲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3ZD037)
中国古代书院礼仪直接来源于中国古代各级官学的学礼制度,书院礼仪主要分为释奠礼、释菜礼、书院会讲礼仪、日常师生讲学礼仪等类型,每个书院的乡贤祭祀典礼祭祀对象皆为本乡先贤,具有地方特色。书院礼仪与官学学礼一起构成中国古代礼...
关键词:书院礼仪 释奠礼 释菜礼 教化 礼治 
《周易》阴阳感应思想与治理之道研究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20-28,共9页兰甲云 吴慧长 樊真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13ZD037)。
《周易》阴阳感应思想是理解《周易》治理之道的关键,《周易》治理之道建立在《周易》的礼治与德治、法治相结合的综合协同治理思想基础之上。《周易》的阴阳感应以礼乐为规范,礼治与德治的精神建立在阴阳感应的基础之上,《周易》的阴...
关键词:阴阳感应 礼乐文化 治理之道 
生存欲望是一切善恶之源——对中国古代善恶之源论争的反思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35-42,共8页张景 张海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02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道家道教之礼学研究”(18ZDB004)。
人之恶行来自欲望,人之善行来自哪里?古人给出不同答案--来自天然,来自大道与天理,来自后天教育,来自神授,等等。实际上,善行同样来自人的生存欲望。生存欲望之所以能够产生善行,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普遍存在着共存先于独存、通情转移这...
关键词:生存欲望 善恶 共存意识 通情转移 
吴澄对《礼记·玉藻》篇的改编及其意义辨析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10-121,共12页王启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
元代吴澄《礼记纂言》对传世小戴《礼记》中的十九篇有所改编,其中包括《玉藻》篇。吴澄将原本《玉藻》篇的章句段落以七个方面来归类,并按照具体的解读在开篇部分之后就将原本的段句章次顺序做了调整和改编,由此形成了一个不同的篇章...
关键词:吴澄 礼记纂言 玉藻篇 郑玄 孔颖达 
论庄子思想的三个层次:从哲学认知、艺术重塑到空净境界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61-68,共8页张景 张海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13&ZD058);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编号:18JDSZK026)。
庄子思想是由三个层次综合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第一层次也即基础层次是他对客体的哲学认知;因为哲学认知带给庄子的多是烦恼,于是他对自己的哲学认知进行重新选择、组合,从而进入能够为自己带来愉悦的第二层次——哲学艺术重塑层次;但...
关键词:庄子 哲学认知 哲学艺术重塑 空净境界 
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1期49-55,共7页张景 张海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026);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道家道教之礼学研究”(18ZDB004)。
学界普遍认为老、孔在仁的问题上持对立态度,老子因“搥提仁义”而被视为“反伦理主义”者。事实上老、孔的仁爱主张虽有某些差异,但无根本分歧。相同处在于他们都赞美无任何个人功利诉求的“上仁”“安仁”行为,对仁的内涵认定也基本...
关键词:老子 孔子  
论清初广东天然和尚诗教法门之开启被引量: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29-34,共6页李福标 黄桂芳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岭南诗歌文献整理与诗派研究”阶段性成果(15ZDB076);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子项目“方外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3ZD058)。
明清之际岭南文士参禅之风特盛,海云系为滨海一大法窟,天然和尚座下高僧云集,以遗民文士入禅者多。为培植正信、振起宗风,和尚以诗为教,组织社团,并提出“似诗”理念,引领诗歌唱和活动;又鼓励批评切磋,编刻多种文集,以实现“乐与天下,...
关键词:天然和尚 诗教 似诗 唱和 文集编刻 
元代吴澄《礼记纂言》对《少仪》篇改编的价值与意义解析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7-26,共10页王启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礼学思想发展史研究(13BZX048)。
元代礼学家吴澄的《礼记纂言》对原本《礼记》中的十九篇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改编,《少仪》篇为其中之一。吴澄就其所划分的《少仪》篇的53个段落文句中的51个部分,按照一定的认识和解读进行了归类性的重新编排,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
关键词:吴澄 《礼记纂言》《少仪》篇 改编 解析 
论《庄子·外物》的主旨和结构被引量: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11-117,共7页张海英 张宇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礼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3&ZD058)。
《庄子·外物》历来被研究者认为内容杂乱,结构涣散,主旨不明,但实际上《外物》开篇即提出了文章的主旨:“外物不可必”,即身外之事是无法把握的。接下来全文基本围绕这个主旨展开:第二到六章连举五例,层层深入地证明了“外物不可必”;...
关键词:《庄子·外物》 “外物不可必” 主旨 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