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JDSZK043)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水群范蓉孙妮妮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文教资料》《教育观察》《青春岁月》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抵制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曹水群 孙妮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项目号:12JDSZK043);自治区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号:2013ZJJG30)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特殊地区,地处边疆、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要做好群众工作,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历程可分...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西藏 实践 
构建和谐社会,应以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大学生?
《教育观察》2014年第34期1-4,共4页曹水群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12JDSZK043);2014年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探索与实践"(SZZ2014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满足的主体越多,满足需要的程度越大,人的价值就越大。一个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不能伤害别人...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人的价值 人生价值观 
用唯物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被引量:1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6-8,共3页曹水群 范蓉 
作者主持的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2JDSZK043);2013年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编号SZZ2013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欺骗性强,极具迷惑性,很容易危害青年大学生的"三观"。讲好唯物史观的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自觉性和能力。引导大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告诫大学生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和侵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物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 
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现“中国梦”中的角色定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80-83,98,共5页曹水群 孙妮妮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2JDSZK043)的阶段性成果
"思政课"教师在实现中国梦中的角色定位为:梦想的播种者、精神的凝聚者、力量的激发者、方向的引导者;"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实现应做到四点:找准支点——培养正确幸福观,提高学生幸福感;抓住重点——增强认同教育,提高归属感和自觉性;突...
关键词:民族高校 中国梦 “思政课”教师 角色定位 
讲好绪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文教资料》2013年第22期152-153,共2页曹水群 范蓉 
作者主持的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2JDSZK043);2013年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编号SZZ2013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门课的“绪论”讲的成功不成功,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好不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积极性的高低。要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绪论一章,教师应着重做到以下三点:改变偏见,端正态度;消除迷惑,增进信任;认知幸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学习积极性 
情感教学对道德课堂教学的作用
《才智》2013年第20期147-147,共1页金华 
作者参与的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2JDSZK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思想道德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连系是首要的,因为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不仅需要老师的讲解宣传,更需要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去实现。因此,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要把课堂的重点放在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上,只有当师生关系融洽时,方可打开...
关键词:建立情感联系 教学成功 
试析思想教育可接受性实践教学之体育
《青春岁月》2013年第6期229-229,共1页金华 江白拉加 
作者参与的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2JDSZK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要让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选择的是在施体指导下的接受。施教方是主动的,受教方是被动的,受教过程是由施教方安排的,力图在青少年思想观点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中接受认同爱...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接受 实践教学 途径 体育 
“思政课”“三贴近”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文教资料》2013年第2期176-178,共3页曹水群 
作者主持的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2JDSZK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就要构建科学、高效的"思政课""三贴近"教学体系。做到:课前备课"三贴近",为增强教学效果打基础;课堂教学"三贴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课后考核、实践"...
关键词:“三贴近” 教学体系 “思政课” 教学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