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W007)

作品数:20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普慧元文广张鑫媛朱研杨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北大学莱比锡大学西安航空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图书馆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长江学术》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经典汉译佛典阿含经《心经》佛教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出三藏记集》点校商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张鑫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12AZW007)。
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出三藏记集》为苏晋仁、萧练子二先生所点校,为目前通行的唯一整理本。但是其中某些标点和校勘仍有可商榷之处。
关键词:出三藏记集 标点 校勘 
古印度符号文字与佛教语言理念及判教被引量:1
《文史哲》2022年第5期142-154,168,共14页普慧 梁枥天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12AZW007)的阶段性成果;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YJ201919)资助。
在古代印度,字母符号的使用往往与宗教思想联结于一起。古代印度文字的使用情况相较于其他文明更为特殊。在哈拉巴■摩亨朱·达罗文明的符号文字湮灭近2000年后,佉卢文和婆罗谜文才开始出现在南亚次大陆。这两种文字可能都源于闪米特文...
关键词:佉卢文 婆罗谜文 悉昙 十二音 四十二字门 二字教 
鸠摩罗什破戒说考察--以《注维摩诘经》中“罗睺罗”注为中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45-50,共6页张鑫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2AZW007).
《注维摩诘经》中鸠摩罗什所作的“罗睺罗”注并不恰当,与《维摩诘经》的性质、主旨以及罗什的思想倾向不符.罗什引述此段文字,实则与他因心生“欲想”而破戒有关.罗什虽两次破戒,且曾心生欲想,其内心未必会因此而耿耿不安,在中土弘传...
关键词:鸠摩罗什 破戒 维摩诘经 罗睺罗 
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对占卜的态度--以阿含与部派律为中心的考察
《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2期29-40,共12页杨刚 普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12AZW007);“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YJ201919)资助。
佛教对占卜的态度是不断变化的。佛陀创教之时,为了区别佛教和其他外道学说,维持教团清净,曾制定戒律禁止僧人从事占卜活动。但此时的戒律是将卜、呪等邪命行为杂糅在一起,置于波逸提或突吉罗等轻罪之中,尚不严苛。佛陀圆寂之后,佛教发...
关键词: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阿含 部派律 占卜 
敦煌遗书S.4571《维摩诘经讲经文》考论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0期58-65,共8页张鑫媛 普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12AZW007);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J201919)阶段性成果。
在各种敦煌变文集辑本中,S.4571《维摩诘经讲经文》都被置于"维摩诘经讲经文"之首。敦煌学界对这件讲经文的研究包括解读其释文,以及探索其年代和文学性。但由于此卷属于长卷,在写本形态以及缺文的推补方面都还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S.4571 维摩诘经讲经文 写本形态 断片 缺文 
“三教论衡”摭谈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6期134-139,共6页普慧 易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12AZW007);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YJ201919)资助项目成果。
“三教论衡”主要指评价和衡定儒、释、道三教的价值和地位。随着东晋佛教的广泛传播,儒道就社会功利和世俗伦理等方面对佛教展开攻击,佛教则选择性地回应;三教论衡曾引起最高统治者关注与表态,但在唐睿宗后三教不分先后基本成为定制。...
关键词:三教论衡 中古文学 三教汇通 儒教 文化碰撞 
汉译佛典《维摩诘所说经》的戏剧人物冲突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89-100,共12页普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项目批准号:12JZD008);“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AZW007)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YJ201919)资助.
戏剧剧本的一个主要艺术目标,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其核心和灵魂就是设计各种冲突,其中人物角色的矛盾冲突是戏剧艺术的重中之重。大乘佛经《维摩诘所说经》就是充分借鉴和运用古代印度戏剧的创...
关键词:戏剧剧本艺术 《维摩诘经》 人物角色冲突 不二法门 
梁武帝的佛教活动——兼谈寺院公共场域的作用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20年第1期50-60,共11页普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中国佛教文学通史”(12JZD008);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12AZW007);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YJ201919)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崇佛的皇帝,曾奉佛教为正道,四次舍身同泰寺。然其目的似欲做"白衣僧正”,即保有俗世世界皇帝之最高权力,又为佛界之转轮圣王,成为人们之精神领袖,实现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他重视法会,亲临讲法,推动佛教纵...
关键词:梁武帝萧衍 白衣僧正 办法会 修建佛寺 公共场域 
《三慧经》的抄撰与成书年代考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9年第4期144-149,共6页元文广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批号:12AZW007)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项目“中国佛教文学通史”(批号:12JZD008)阶段性成果;西安航空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6KY2220)阶段性成果
《三慧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被18种大藏经及多种经录所收录。《三慧经》最早收录于道安所编经录《凉土异经》中,到唐代时,智升在《开元释教录》中将其附在北凉录,此后元明大藏经皆沿袭之。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的比对发现,《三慧经》...
关键词:《三慧经》 《出三藏记集》 佛教典籍 
美丑与善恶:佛教说法故事中的业报轮回思想发微
《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5期169-174,共6页元文广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译佛典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2AZW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项目“中国佛教文学通史”(项目编号12JZD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佛教文献中有许多用来辅助说法的故事,这类故事对人物美丑给予了特别地关注与强调。本文认为佛教说法故事对人物美丑的强调,是为了宣说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最终达到引导众生弃恶扬善的目的。佛教认为人的相貌美丑决定于前世之业,若前世...
关键词:佛教 说法故事 美丑 业报轮回 弃恶扬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