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20018)

作品数:20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先伍王聪王峰吴兴华夏跃虎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安徽省庐江中学皖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教育道德勒维纳斯他者幸福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1
《求学》2018年第36期5-7,12,共4页夏跃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研究成果
随着新的高考模式的实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尤其重要,立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在认识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立体化 教学模式 教学实效性 
指向幸福的道德教育被引量: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96-99,共4页徐熙雯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具理性的过度重视,致使意义缺失、精神危机等问题在现代日益凸显。这意味着人们面临着一个切身的问题——幸福感在下降。关于幸福如何与道德教育有关,又如何成为道德教育目标指向的疑问,本文试图从道德与幸福的关...
关键词:道德教育 幸福教育 幸福感 
生命叙事——道德教育的生命回归被引量: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9-23,共5页胡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13YJA720018)
传统道德教育的功利主义的价值目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单一的道德规范内容的学习忽略了对个人生命成长的关注。生命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关注的是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它的生命性、叙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蕴含了道德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道德教育 生命叙事 灌输 对话 
底线的张扬与信仰的没落——当前道德教育困境审思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159-161,共3页王群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
底线道德教育的过度推崇是当前道德教育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道德教育不仅要教育人们守住底线,更要引领人们实现超越、走向崇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中的困境,不能一味注重底线道德教育,要在做好底线道德教育同时,明晰道德规范,转变教育方...
关键词:底线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困境 重塑 道德信仰教育 
“道德冷漠”问题救治的形上之思——基于诺丁斯的关心理论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37-40,共4页王聪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YJA720018)
"道德冷漠"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分离,表现为对他者持怀疑、抗拒、冷漠的态度。在关心伦理视阈下,"道德冷漠"缘于自我责任感的丧失、伦理理想的衰退,以及对原则的过分崇拜。缓解并救治"道德冷漠",应维持并提升关心,建立关心关系。
关键词:内尔·诺丁斯 关怀伦理 道德冷漠 他者 
“道德教育”与“道德的教育”被引量: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99-303,共5页吴先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的教育 道德评价 
面貌伦理与情景化道德教育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15年第3期189-192,共4页刘孝友 吴先伍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皖西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13kc01;2014sz01)
面貌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它强调自我面对他者会产生出一种责任感。这实际上揭示了道德与情景之间的密切关系,情景能够激发和固化道德情感。情景化道德教育有自身的优势。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向面貌伦理学汲取营养,科学地设计道德情景,...
关键词:面貌伦理 情景 道德 道德教育 
关于“幸福教育”的伦理审思被引量:2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0期8-11,共4页王聪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YJA720018)的研究成果
"幸福教育"将"幸福"和"教育"融合为一体,以幸福为核心和终极价值目标,强调受教育者的内在情感需求,是一种充分展现学生自主意识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较之幸福教育,缺乏自由、关爱,忽视教育的人性价值取向,逐渐偏离了时...
关键词:幸福教育 幸福学习环境 精神生活 关心关系 
“不忍之心”:孟子仁爱思想的本质诉求
《黑河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32-35,共4页王聪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
孟子所言"不忍之心"是一种向善之情,是人之自然情感的流露,天生固有。人人生而具有的"不忍之情"是对自然情欲的超越,具有提升为道德实践的可能性。但在外界环境尤其是"利"的影响下,易于放失,由"不忍"转向"忍"。保持并滋养"不忍之情"的成...
关键词:孟子 仁爱 不忍之心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被引量:4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10-15,89,共7页吴先伍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研究"(13YJA720018);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智慧养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G13024)
道德在规范人的行为的同时,还具有解放人的重要功能,所以,道德教育要充分地发挥育人功能,肩负起成人的历史使命,帮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人。反观现代的道德教育,存在成神与成物的两极化倾向,恰恰缺少了成人,因此,道德教育需要实现向成...
关键词:道德 道德教育 成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