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D034)

作品数:17被引量: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项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乐府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更多>>
相关主题:仪式礼乐礼俗历史语境中国音乐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音乐多声思维之存在被引量:6
《音乐研究》2020年第2期7-12,F0002,共7页项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项目编号:12BD034)的阶段性成果。
以西方音乐为参照系,回到本原界定多声音乐。中国多声思维的音乐伴随国家用乐存续三千载,无论礼乐和俗乐都如此。由于缺乏有意识以多声理念提升并刻意创制,未使多声音乐形态独立成脉,但不等于中国音乐没有多声思维观念。对礼乐和俗乐形...
关键词:多声思维观念 礼乐 俗乐  打击乐 道法自然 有意识提升 
由钟律而雅乐,国乐之“基因”意义被引量:8
《音乐研究》2019年第2期5-20,共16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课题“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项目编号12BD034)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下所见能够相对完整演奏五声和七声音阶的乐器应从贾湖骨笛开始,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挖掘出数批、计数十支新石器时代早期6—8音孔骨笛后的认知。先民们的乐器实践,必有乐律理念生发。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以来 雅乐 意义 基因 国乐 贾湖骨笛 新石器时代 七声音阶 
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音乐学实践被引量:7
《人民音乐》2019年第2期72-76,共5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课题<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12BD034)阶段性成果
历史人类学抑或历史的民族音乐学历史人类学,是在文化人类学基础上引入历史学研究理念,以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综合视角观察研究对象的学术方法论。文化人类学原本侧重解析共时性存在的文化现象,引入历史学视角和研究方法,考量诸种文化现...
关键词:乐籍制度 礼乐制度 深层内涵 音乐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人类学方法论 民间礼俗 中国音乐学 音乐本体 
理念回归——历史语境下的中国传统乐学与乐本体学被引量:6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9-17,共9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课题<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12BD034)阶段性成果
回归历史语境,中国传统乐学理念与当下学界认知的乐学理念有较大差异。传统乐学涵盖乐本体之学,却有学科门类的整体意义,即围绕乐所产生的系列文化现象都属乐学范畴,当下乐学则仅为乐本体之学,如此大的差距值得反思。如果我们的着力点...
关键词:回归历史语境 中国乐学传统 逻辑起点 整体观念 范畴 乐本体之学 
从仪式和非仪式视角看国家用乐机构之承载被引量:2
《乐府学》2018年第1期21-32,共12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2BD034
回归历史语境,把握周公制礼作乐与礼乐俗乐类分,礼乐为仪式用乐,俗乐为非仪式用乐,如此形成中国音乐文化两条主导脉络,以表达国人情感的用乐诉求。周代国家用乐机构由春官统辖,侧重礼乐,礼俗兼具,诸侯国以"有司"承载。秦汉时期太常掌...
关键词:历史语境 国家用乐机构 仪式用乐 非仪式用乐 礼俗兼具 
对传统音乐学科内涵与边界的思考被引量:1
《音乐研究》2018年第1期9-16,共8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课题"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批准号:12BD034)阶段性成果
这些年来我们对传统音乐内涵与学科边界的认知存在着一些局限,这在学科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不断感知、深化和修正既有的学术认知,
关键词:学科内涵 传统音乐 学科边界 阶段性发展 音乐内涵 认知 
礼俗·礼制·礼俗——中国传统礼乐体系两个节点的意义被引量:11
《中国音乐学》2017年第1期17-28,36,共13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乐籍制度研究与传统音乐文化"(12BD034)阶段性成果
中国语言具有多义性和丰富性,同一词语在不同时段内涵有着差异性,礼俗仪式用乐即如此。本文从华夏文明"国家"确立前后以及清代雍正禁除贱籍前后两个历史节点把握礼俗仪式用乐与礼制仪式用乐的关系。前一节点重在部落氏族方国阶段乐从俗...
关键词:礼俗 礼制 仪式用乐 节点 文化认同 文化下移 
中国音乐学史论并举学术道路的开创及当下发展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7年第1期106-111,共6页项阳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12BD034)
20世纪中叶以来,"音研所"杨荫浏、黄翔鹏等学术前辈将中国音乐史学与传统音乐活态深层挖掘并举的研究理念,引领了群体性的研究实践,使得中国音乐学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建构中国音乐学需既把握历史,又梳理活态,厘清当下活态存在与...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 史论并举 骨干架构 音乐学传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辨析——兼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被引量:8
《音乐研究》2016年第2期5-14,共10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课题"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课题编号:12BD034)阶段性成果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夫子这句经典话语,数千年来论者见仁见智,矛盾之处在于人们将该话语分割开来,脱离周代社会崇尚的礼乐制度整体,将诗、礼、乐仅以三个独...
关键词:成于乐  整体认知 礼乐制度 周代社会 “子曰” 话语 论语 
回归历史语境“讲清楚”——以新的治史理念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内涵被引量:7
《中国音乐学》2016年第1期5-14,共10页项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乐籍制度与传统音乐文化"(编号12BD034)的阶段性成果
经历了数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在逐渐生发的新治史理念的作用下,回归历史语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被不断揭示出来,撰写《中国音乐文化史》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本文对学界同人和笔者这些年来诸多相关思考的学术关键点予以回溯并解...
关键词:治史理念 历史语境 多种功能性 礼乐与俗乐两条脉 制度 官府与民间互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