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1N180)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振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江汉学术》《外语教学》《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隐喻语式N理论视域显义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同语式“N是N”的理解机制新探:动态范畴构建视角被引量:8
《外语教学》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范振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ZDB155);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1CZX05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项目编号:10YJC7401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JCWW02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研究--体验哲学视角"(项目编号:2011N180)的阶段性成果
形如"N是N"的结构称为同语式,是语言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其解释理解机制问题上,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产生了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同语中名词的指称是否转移问题上。事实上,"N是N"同语式涵盖了同形异义和同形同义两大类别,认知派...
关键词:同语式 分类 理解机制 动态范畴构建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显义和隐义研究:问题与展望被引量:7
《外语教学》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范振强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1CZX05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项目编号:10YJC7401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JCWW02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研究--体验哲学视角"(项目编号:2011N180)的阶段性成果
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面研究中,关联理论的显义和隐义划分法独树一帜。近年来Carston等学者将更多的语用现象也划入显义的范畴,进一步拓宽了显义的范围,并且尝试以临时范畴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解释框架。但是这一做法在理论解释力、显义和...
关键词:关联理论 显义 隐义 问题与展望 
同语的双重指称及其实现:从语言哲学到体验哲学被引量:4
《江汉学术》2014年第5期101-107,共7页范振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10YJC740110);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研究--体验哲学视角"(2011N180);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外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xgy12081)
指称问题在语言哲学中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它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语词如何与对象相关。同语"N1is N2"的N2具有双重指称,它既可以指称其本身而获得字面意义,也可以指称以其自身作为原型成员的临时范畴,这就需要语言哲学的指称理论对...
关键词:同语 双重指称 语言哲学 客观主义 体验哲学 范式 
“亏”:视角变换与反语引述引发的语义演变被引量:3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5-49,共5页范振强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研究"(11CZX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10YJC7401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研究"(12JCWW02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研究--体验哲学视角"(2011N180)
"亏"最初是一个动词,后逐渐虚化为一个语气副词。从表示"(使)受损"的"亏1"到表示"幸亏"的"亏2",是说话人的观察视角从受损事实转到受益条件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还出现了"多亏""亏得"等用法类似的复合词。从"亏2"...
关键词:“亏” 视角 反语 引述语 正常期待 
语义三域的机制思考:隐喻还是转喻?被引量:5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20-26,共7页范振强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CZX05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10YJC7401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CWW02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1N180)
从行域到知域再到言域的语义演变通常被认为是隐喻机制在起作用,这与语义演变的渐进性相矛盾,转喻也是三域语义演变的重要机制。语义演变既依赖语用推理中隐含义对字面义的替代,也保持语义关系上的相似性。从行域到知域再到言域的演变...
关键词:行域 知域 言域 隐喻 转喻 
英语写作创新的认知机制:隐喻视角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79-182,共4页范振强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研究"(编号:12JCWW02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研究--体验哲学视角"(编号:2011N180);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外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英语写作课程创新的研究"(编号:xgy12081)
写作是外语教学中公认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写作创新能力更是写作研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利器,是指挥人类行为、思维和语言背后的无形之手。本文主要从隐喻认知创新入手,揭示写作过程中思维创新...
关键词:写作创新 隐喻认知 思维创新 
“不由得”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被引量:6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96-99,109,共5页范振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10YJC740110);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2011N180);浙江工商大学校级重点课题(X11-24)
副词"不由得"是由"不由"加上后缀"得"发展而来的。在现代汉语里,"不由得"逐渐主观化,从最初客观地表述句子主语的情态逐渐演变出表达说话人主观判断的意义,这一过程符合语义演变主观化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不由得 不由 语法化 主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