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3DZXJ01)

作品数:15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功进宋德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原文化研究》《管子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老子》自化万物语词辨析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庄子》的“自”世界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24-132,共9页宋德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14YJC72002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13DZXJ01)
《庄子》的'自'类语词—观念群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世界。'自'世界包含形上和现象两个层面。'自本自根''自化自生''自然'是最为重要且关系密切的三类范畴:'自本自根'表示形上之道是世界的本原,既独立自存又生成、畜养着现象'自'世...
关键词:《庄子》 “自”世界 “自本自根” “自化自生” “自然” “自”类语词 
《老子》“独”观念探微被引量:1
《云梦学刊》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宋德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14YJC72002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13DZXJ01)
"独"有"独自""单独"之义,具有描述性、个体性、区分或对照性等三个基本特征。《老子》的"独"观念主要分为道之"独立"与体道者之"我独"两个层面。基于逻辑上对宇宙本原的要求和天文学知识基础,《老子》提出了道之"独立",强调道的唯一性...
关键词:道家 "独"观念 《老子》 "独立" "我独" 
辨析《老子》之“物”被引量:3
《中州学刊》2018年第12期97-102,共6页宋德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14YJC72002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13DZXJ01);第6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课题"哲学视域下的先秦道家‘自我指称’概念群研究"(2018M643356)
《老子》中的"物"主要分为"道"、天地、万物、器物等四类存在体。"道"是绝对的"有",是形上之"物",它开出了天地、万物等天然现象之"物"。"道"在展开自身的存在过程中孕育出天地,继而由天地的运作产生万物。在这一宇宙生成论中,"道"始终...
关键词:“物” “道” 天地 万物 器物 
庄子、笛卡尔、维特根斯坦对“梦”的思考与言说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10-14,共5页宋德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编号:14YJC72002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编号:13DZXJ01)
庄子、笛卡尔、维特根斯坦都将"梦"纳入他们的思考与言说当中。"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的故事显示出庄子对"我"的怀疑,其目的在于揭示出"物化"的道理。笛卡尔怀疑"我"的感官,怀疑"我"不能明确地区分梦与醒,但是经过沉思,他指出了理智可以使...
关键词: 庄子 笛卡尔 维特根斯坦 
前诸子时期观念——思想化“自”类语词探析
《管子学刊》2018年第3期77-82,共6页宋德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14YJC72002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13DZXJ01)
"自"类语词可分为一般观念性与观念—思想化两类。前诸子时期观念—思想化"自"类语词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却乏人问津,亟待从观念史、思想史的视域进行研究。殷商时期,盘庚使用否定性与肯定性"自"类语词,反思、批判人的存在状态,并要求...
关键词:前诸子时期 观念-思想化“自”类语词  存在状态 
从“情”的向度看《老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7-11,共5页宋德刚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14YJC720024);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13DZXJ01)
《老子》中无"情"字,却蕴含着"情"的向度。这种"情"的向度主要是道德情感,它关乎他者的存在、生存、生活。在《老子》对现实境域的理性批判与诗意反讽的背后,涌动着老子的道德悲情,比如不满、失望、悲伤、悲悯、无奈等等;在《老子》对...
关键词:“情” 《老子》 道德情感 境域 
论《老子》之“道”的“常”与“真”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81-89,共9页孙功进 
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13DZXJ01):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JD70010):"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B006):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
"常"与"真"是理解《老子》之"道"的两个重要维度。"常道"连称中的"道"之"常"有两个内涵,即"自然"与"恒常","自然"作为"常道"的应有之义往往被人所忽略。"道"之"真"则着重强调"道"之存在和发生作用具有真实性。道家、道教的"全真"、"真常...
关键词:《老子》    真常之道 
《老子》“民自化”观念研究被引量:1
《江汉学术》2018年第2期119-123,共5页宋德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14YJC72002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13DZXJ01)
《老子》中有一种"民自化"的观念,指民众在社会伦理生活之中合理地、主动地变化、发展。"民自化"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圣人或者说统治者的"无为"与"自知""自爱""自胜"。"民自化"的具体内涵可从三个层面来考察,第一个层面是"自朴""自正""自...
关键词:《老子》 民自化 无为 
《老子》的万物“自化”观念探微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39-46,共8页宋德刚 孙功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圆道’观念与先秦哲学之研究"(14YJC72002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13DZXJ01);上海师范大学校级课题"老子‘独’观念研究"(A-6001-15-001438)
《老子》的宇宙本原、生成论是在先哲们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并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的思考有很大的不同。在本原与生成序列的两端,"万物"不容被忽视,需要进行分梳。"万物"指由"道"以及天地的施为而生成的自然物与人。"侯王若能守之"与"...
关键词:《老子》 万物 自化 存在论 
从“道”之“无名”看《老子》的名言策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孙功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编号:15ZDB006);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先秦‘圆道’思想研究"(编号:13DZXJ01)
"道"之"无名"可以从"道"自身的特点和语言的本性两个方面得到说明。"道"之"大""自然""无状""混成"的特征以及名言的外在性与相对性,都使"道"带有了"无名"的特性。"道"之"无名"并没有也不可能取消以"名"言"道"的必要性。为此,《老子》运...
关键词:《老子》  无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