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030146)

作品数:6被引量:8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曾文婕黄甫全申仁洪张洪刚王文岚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师教育研究》《学术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教师教育赋权增能涵义教师赋权增能美国教师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学习内容的“实用”与“虚用”——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再反思被引量:4
《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4期12-16,81,共6页曾文婕 
黄甫全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学习化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3014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生活世界,至少可以被区分为日常层面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与之相应,学习内容具有“实用”与“虚用”两种性质。“实用”的学习内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内容,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其中,直接经验型的...
关键词:学习内容 实用 虚用 日常生活 精神生活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新取向及其教学策略被引量:4
《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55-60,共6页王文岚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学习化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30146);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重大项目"新中国课程论发展的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03JDXM88002)的阶段性成果
公民资质传递的观点蕴涵着对"公民"概念的基本理解。分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学习、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思考的养成等三种公民教育取向,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民资格已经演绎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公...
关键词:社会科课程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取向 
论课程文化基础的建构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144-148,共5页曾文婕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学习化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HA030146);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重大项目"新中国课程论发展的理论研究"(03JDXM88002)的成果之一
课程的文化基础,是指课程与文化之间事实上存在的各种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认识而形成的观点、理论和思想,它们构成了课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维度的事实依据和基本原理。课程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复杂关系,决定着课程文化基础的研...
关键词:课程 文化基础 研究方法论 文化制约 
美国教师“赋权增能”的动因、涵义、策略及启示被引量:52
《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2期75-79,共5页曾文婕 黄甫全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学习化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3014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教师赋权增能有三层涵义,包括在政治上教师享有决策权、在社会上提升教师地位与影响力和在心理上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美国教师赋权增能的基本策略,主要有州和学区创设社会环境、校长营造校内环境、教师组成专业共同体和教师教育提...
关键词:教师赋权增能 决策参与 地位与影响力 自我效能感 教师教育 
创新性成长模式:教师教育的实现样式被引量:16
《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12-16,共5页申仁洪 黄甫全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030146);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J2A02004)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需要新型模式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创新性成长模式有着自己全新的内涵,它基于终身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思想、以“成长”作为核心理念,学习者在学习化课程资源构筑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中,运用合作活动学习方式,通过对模...
关键词:创新性成长模式 教师教育 实现样式 教师专业化发展 终身教育 生态化学习环境 模块整合式课程 
后现代科学观及其教育学意义被引量:8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04-112,共9页申仁洪 张洪刚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学习化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批准号:DHA03014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针对现代科学观的局限,基于最新科学成果,后现代科学观主张开放的宇宙观、多元的知识论与对话和阐释的方法论。作为人文学科的教育也从中受到启示,对自身进行了反思,在教育研究、教育目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教师...
关键词:后现代科学观 教育视野 开放性 多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