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179)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阮玉慧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更多>>
相关主题:翻译范式主体性能动性受动性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翻译研究范式的演变与译者角色的变迁被引量: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3-84,94,共3页阮玉慧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179)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联系原作者、文本与译入语读者的中间纽带。然而,在不同的翻译研究时期,译者角色的定位与其作用的发挥是不同的。
关键词:翻译研究 范式 译者角色 
论译者的主体性被引量:1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85-89,共5页阮玉慧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179)
在近年的译学研究中,译者主体性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在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以及解构主义范式等不同范式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或夸大,处于一种失衡状...
关键词:主体性 能动性 受动性 范式 翻译 
论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红楼梦》译文片段分析被引量:2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74-76,共3页阮玉慧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9sk179)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红楼梦》译文片段可以看出,人物的社会地位与性格特征、民族文化心态及宗法社会文化等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非语言语境 翻译 《红楼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