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

作品数:120被引量:149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钟涨宝聂建亮蒋培李飞刘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农民新农保农民工养老共同体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情感与秩序:以儒家情礼关系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2
《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2期171-190,共20页向维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学会。
今天的情感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学的大量研究已陷入过度微观化的狭隘格局,而要摆脱这种状况,就应该直面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并重新思考社会理论在古典时代提出的秩序根基这样的问题。儒家思想传统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
关键词:情感 秩序 情礼关系 儒家 文质之辩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基本议题——一个本土社会工作发展领域被引量:1
《社会福利》2019年第4期10-15,共6页卢磊 黄小娟 
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合作课题《来沪人员服务与管理创新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研究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最突出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农民工群体的服务需求呈现出了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的多重特点,亟须进行更有效的社会服务,这是新时代发展需要和农民工服务需求共同...
关键词:农民工 本土社会工作 基本议题 
嘉绒藏区“连坐式”森林管护制度研究
《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4期65-72,共8页蒋培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城市化背景下市民环境行为的研究"(13ZHFD0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长三角地区污染产业‘北漂’‘西移’的社会机制及其社会风险研究"(14CSH070)
"连坐式"森林管护制度是金山县嘉绒藏区特有的一种森林管理模式。该制度的产生,与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国家森林政策、地方政府管理职能变化以及地方村落社会特点有着紧密联系。这种内发式的森林管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森林管护方式...
关键词:连坐式 森林管护 嘉绒藏区 村落社会 生态保护 
从阶级认同到消费认同: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代际转向被引量:1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4-32,共9页周贤润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4CSH025);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4年度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实践与身份认同研究"(项目编号:JD2014070);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特设博士生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认同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4ZHFD06)的阶段性成果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认同 消费认同 代际转向 
“综合体制身份”、人力资本与劳动合同签订——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00-106,共7页刘丹 雷洪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劳动合同制度信任与城市劳动力市场治理--对武汉市500名企业职工的调查分析"(项目编号:14ZHFD0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以往劳动合同签订影响因素研究中的片面和缺憾,以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考察户籍身份和所有制身份两种体制因素的综合影响、体制因素与人力资本的交互影响。有三个新的发现:第一,户籍身份是导致不平等的主导、主要体制...
关键词:雇员 劳动合同签订 综合体制身份 人力资本 
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8
《东岳论丛》2017年第4期142-150,共9页李丽 赵文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扩大利益交汇点与凝聚社会共识研究--新时期的社会信任构建"(14ASH001);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当代中国城市基础教育公平研究--以陕西省为例"(13ZHFD08)
子女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再生产中至关重要,本文利用CEPS基线数据,分析了两种能力的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都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家庭阶层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都对...
关键词: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文化资本 家庭背景 教育投资 
精准扶贫视阈下社会救助政策的发展被引量:18
《中州学刊》2017年第1期65-71,共7页李泉然 
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支持(15XNL006);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完美特设博士生项目"先富带后富:新时期我国反贫困政策模式新探--基于豫南L村的研究"(14ZHFD12)
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给新时期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救助政策已逐渐迈进了"内涵式"建设的轨道,但在新常态下,社会救助政策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社会救助政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托...
关键词:社会救助 精准扶贫 目标定位 福利治理 
家庭背景对非认知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6
《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45-52,共8页李丽 赵文龙 边卫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扩大利益交汇点与凝聚社会共识研究--新时期的社会信任构建"(14ASH001);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当代中国城市基础教育公平研究--以陕西省为例"(13ZHFD08)的部分成果
非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了非认知能力的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非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家庭阶层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等主要家庭背景因...
关键词:家庭背景 文化资本 非认知能力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模式的演进被引量:7
《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6期161-166,共6页冯燕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环境行为的研究--基于杭州市若干社区的研究"(13ZHFD05);项目负责人:蒋培
农村面源污染及其治理模式的转变反映文化轨迹的变化历程。传统社会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生态环境而形成生存型文化,工业社会时期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控制自然环境形成生产型文化,随着生态文明的倡导,人类以生活型文化为主导,主动平衡物质消...
关键词:农村 面源污染 环境治理 文化变轨 农家乐经济 
地位差异、适应性与绩效期待——空气污染诱致的居民迁出意向分异研究被引量:35
《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3期1-24,242,共24页洪大用 范叶超 李佩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城乡居民环境意识研究"(13JJD840006);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雾霾及其治理--以北京市雾霾治理为例"(14ZHFD02)的资助
经验观察和相关研究表明,环境污染是导致移民的因素之一。基于北京市电话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以雾霾为标志的空气污染问题频发,确实引发了居民担忧,部分居民也因此萌生了迁出意向,但居民雾霾迁出意向的分异却不能完全为环境因素所解释...
关键词:雾霾环境移民 环境公正 行为适应 绩效期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