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093)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梁德友李沛霖徐宏伟张军邓纯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辑刊》《高等农业教育》《唯实》《学理论》更多>>
相关主题:弱势群体关怀伦理学视角伦理审视转型期弱势群体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新时代网络文化视阀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论析被引量:2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23期218-220,共3页曾晓彤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谐校园建构下的我国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11YJCZH09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以互动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2013JSJG223);南京邮电大学“1311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但国际环境风云诡谲,我国社会稳定也面临一系列新威胁.现今的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产生了认同感降低、法律意识淡漠、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要立足...
关键词:新时代 网络文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修养之困境及策略被引量:2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11-117,共7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谐校园建构下的我国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11YJCZH09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以互动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2013JSJG223);南京邮电大学“1311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步入新时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修养的主流虽好,但仍存在诸如凸显主义信仰危机、漠视学生主体地位、价值取向错位和专业能力缺乏以及阙失以身立教和道德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既如此,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政治信...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师德修养 
论媒介传播中偶像塑造的道德缺失被引量:2
《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第12期38-41,共4页张军 徐宏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校园建构下的我国高校突发群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11YJCZH093);江苏理工学院青年课题:民营企业慈善责任推进机制研究(kYY120582)
偶像作为传统社会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一直起着道德教化和精神引导的功能。然而,信息社会伴随媒介异军突起,成为塑造偶像话语权的主力军,在商业利益和工具理性的驱逐下,偶像物化甚至异化为完全是消费的商品符码,从世俗滑向低俗,面临...
关键词:媒介传播 偶像塑造 道德责任 
论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中国农业教育》2013年第5期71-75,共5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和谐校园建构下的我国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11YJCZH09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我国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B-a/2011/01/018);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度教学改革项目"以互动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G01813JX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目前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一些困境,可以从教学目标出发,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强化其道德素养;从教学实践出发,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学主体出发,尊重学...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 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 教学主体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优化的三个原则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69-74,共6页李沛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青年项目(11YJCZH09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B-a/2011/01/018)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以课程特质和大学生现实为出发点,贯彻政治性与德育性相统一、教学与现实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三个原则,优化课程实效,使之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现实。
关键词:政治性与德育性 教学与现实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
《学理论》2012年第25期171-172,共2页梁德友 邓纯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和谐校园建构下的我国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11YJCZH09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我国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B-a/2011/01/018);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M511229);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102030C)
案例教学具有案例组织情境性、教学目标内隐性、教学效果生成性等本质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有力改善教学效果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简化、泛化、固化"的问题和倾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应把握教学案例的总体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 审视 
论转型期弱势群体关怀的政府责任被引量:3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3期66-70,共5页梁德友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1YJCZH09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B-a/2011/01/018);中国博士后基金(2012M511709);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102030C)
转型社会我国弱势群体关怀中,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责任主体。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来说,政府关怀弱势群体是其主体角色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从主体的责任边界来说,公共性则是政府作为弱势群体关怀主体自身的一种职能诉求。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
关键词:弱势群体 关怀 政府责任 
儒家思想视域下我国传统社会弱势群体救助被引量:1
《唯实》2012年第5期29-33,共5页梁德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9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B-a/2011/01/018);南京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1102030C)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传统社会存在大量的弱势群体,从类型上可以划分为人伦缺失型、经济匮乏型以及社会排斥型三种类型。在儒家"人本"、"仁治"理念影响下,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弱势群体实践采取"教"、"养"结合的方式,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但由于时...
关键词:弱势群体 救助 儒家思想 
伦理学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关怀问题探究被引量:3
《理论导刊》2012年第3期30-33,共4页梁德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9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B-a/2011/018);南京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1102030C)
作为人的基本道德需要,关怀是人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道德情感,它体现了主体间的一种伦理关系。弱势群体关怀的核心是伦理问题,即"如何关怀"的问题。当前,在弱势群体关怀实践中,从理念设计到制度安排,从主体关系到组织程序都不同程度存在...
关键词:弱势群体 关怀 伦理审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