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036)

作品数:15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玉胜黄明理杨明徐椿梁叶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泰州学院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探索》《廉政文化研究》《学术界》《江海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集体主义道德伦理回应道德回报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孟子民本思想发微被引量:1
《南方论刊》2017年第3期23-24,共2页张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西周"民为邦本"思想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以天、君、民之间的三角关系为理论基础。孟子民本思想的要义是一方面视人民为政治的主体,另一方面将政权的主导又交付到君主手中,因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民本而不是...
关键词:孟子 民本 民主 
论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批判的消费主义维度——《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化解读被引量:2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94-98,共5页叶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丰裕社会"中,符号能指下的商品消费成为社会的通行证,不仅人的日常生活被庞大的商品(符号)消费所包围,甚至是人的身份和地位也需要在商品(符号)消费中得以确认,这导致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意义世界被牢牢束缚在商品(物)...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符号消费 价值物化 意义模糊 
荀子伦理思想的生态之维及现实价值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5年第6期20-24,共5页宋文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
理解荀子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必须从其思想的整体视域出发。作为荀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命题,"天人之分""以义制利"与"圣王之制"分别从形上之思、道德规约与法制规训等不同层面展现了荀子对生态问题的独到见解。"天人之分"突破了传统"天人合...
关键词:荀子 伦理思想 生态之维 “天人之分” “以义制利” “圣王之制” 
诗意地栖居:论生态文学的人本价值诉求被引量: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111-115,共5页叶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ZD036);泰州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基金研究项目"现代性道德危机解决的道家样态--以<道德经>为研究样本"(项目编号:TZXY2013JBJJ009)的研究成果
缘于现代文明境遇中生态恶化和人的生存危机而兴起的生态文学,通过或描述自然的魅力、或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直击环境恶化的现状,让人重新认识人与生态的整体关系,促使人类社会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样态向生态整体主义生存样态过渡,...
关键词:生态文学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 人本价值 
论当代中国人信仰级态的滞后与终极信仰的确立被引量:3
《探索》2014年第5期187-192,共6页马金虎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研究"(14SZA0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
当信仰结束"神本"迈向"人本"的那一刻,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当代中国人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即所谓信仰级态。信仰级态理应同步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进程,而不应...
关键词:信仰级态 信仰危机 信仰体系 终极信仰 
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第3期100-103,共4页刁龙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转型时期道德教育的主体困境与实效性研究"(2014SJD76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
在价值去权威化和多元化的后形而上学时代,原有的独白式道德教育因教育者单向度的价值灌输而陷入"唯我论"的价值困境,受教育者漠视、抵触道德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者需要在"人、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的价值维度内,积极探寻以对话和...
关键词:后形而上学 道德教育 主体间性 
当代集体主义研究现状及多维反思被引量:3
《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9期122-127,共6页韩玉胜 刘子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WTB004)的成果之一
30多年来,学界主要围绕集体主义的内涵、本质、集体与个人关系之辩、集体主义发展历史、集体主义研究历程等方面展开广泛、持久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近年来,关于集体主义的研究则显得相对沉寂,相关的研究成果零星见于学术刊物...
关键词:集体主义 研究现状 深化研究 研究困境 多维反思 
中国古代乡约道德教化精神的理性审视及现代性重塑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146-150,共5页韩玉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项目号:12﹠ZD03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宋明乡约’的展开:乡村儒学教化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项目号:CXZZ13_0004);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号:2013CW02)的阶段性成果
以道德教化思想展开的历史逻辑之主线对中国古代乡约的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进行总体回顾,就会发现其在历史上遭遇了道德情感与实践理性难以调适的价值困境,由于无法摆脱这一价值困境致使其日渐凸显、愈演愈烈,并最终导致乡约不复存在。对...
关键词:古代乡约 道德教化 价值困境 理性审视 现代性重塑 
水伦理失范的理性诱因和文化重构
《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4期129-134,共6页刁龙 杨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水伦理失范问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基础的传统文化的弱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理性异化。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为人与水的和谐提供了依据,并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伦理准则。近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弱化,"天人合一"...
关键词:水伦理 缺失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毛泽东的史学成就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14-18,共5页彭安玉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毛泽东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他一生爱史、读史、治史,更善于用史。他的史学成就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恢复了长期被颠倒了的历史,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奠定了历史科学的理论基础;重视学习和研...
关键词:毛泽东 史学 史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